2020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分析 電動車智能化為趨勢【組圖】
傳統廠商在品牌關注度和車型關注度方面依然具有優勢
傳統電動車行業認為,電動車的首要任務是滿足消費者的日常代步功能,所以在車輛的外觀和功能設計等方面基本都采用了"公版"方案。但是隨著我國民眾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加之當下電動車的主流消費人群正在經歷互聯網文化強烈激蕩的時代,用戶對于電動車的需求已經發生了深刻變革,顏值設計、特色功能、智能交互以及騎行文化都成為了新一代用戶關注的要點。在年輕品牌中,小牛是國內電動車智能化的開創者,速珂成為了復古鋰電跨騎酷車的代表,同時小牛和速珂都擁有自己專屬的騎行圈子和粉絲文化,這些因素讓小牛和速珂擁有傳統品牌難以比肩的流量屬性與關注度。
而從2019全年整體市場受用戶關注的電動車10大產品型號來看,頭部品牌的占有率依舊很高。說實話,電動車用戶并沒有放棄對于車輛本質功能的要求,老牌車企的品牌效應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在關注度最高的車型排行中,除了有新生代的品牌車型外,傳統車企的經典品質車型依舊保持了相當的關注度。可以看到的是作為電動車領軍企業的雅迪,上榜產品共有4款產品,分別是第三名的雅迪G5FIT運動版、第五名的雅迪F3三代、第七名的雅迪E7和第十名的雅迪T6鉑金版。
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集中度在不斷提升
過去二十多年中國電動自行車產業從無到有,發展至今市場規模在全球范圍內居于首位。經過多年發展,電動自行車已經成為市場化程度高、競爭激烈的行業,目前形成了兩強爭霸,地方分散的格局。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在規模、盈利能力、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上逐漸拉開了距離,層次化明顯。
ZDC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白皮書》,2018年全年電動自行車銷量400萬臺以上的僅有兩家,分別為愛瑪科技和雅迪控股,行業第三名和前兩名相差較大。銷量排名前十的品牌銷量占比達到了總銷量的約58%,排名前五的品牌總銷量占比達到了約44%。
但是從小牛這類相對成熟的創業企業的介入可以看出,這一市場未來的空間仍是相當可觀的。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小米騎記還是小牛電動,都在其高端自行車運動品牌下發布電動助力車產品。2014年,小米投資廈門騎記科技有限公司,使之成為小米生態鏈企業。2016年,小米騎記推出了其環法標準級產品Qi CYCLER1/R1C公路自行車,售價分別為19999元、10999元,定位高端運動市場。2019年4月,小牛電動發布了其NIUAERO自行車產品系列品牌,定位專業運動自行車。小牛電動創始人胡依林介紹,NIUAERO誕生的初衷是源于騎行不等于通勤的理解,以及體會到大眾健康出行、運動出行、愉悅出行的需求。NIUAERO包括有ROAD公路車和MTBX山地車兩個系列共五款車型,售價從2499~12999元。可以看出,小米與小牛均在布局中高端的運動騎行消費市場,而電助力車也更多的定義為運動出行的中高端時尚需求層面。小米和小牛也均在其高端運動品牌下推出電動助力車,市場定位也可見一斑。
從銷售量的角度來看,2016-2019年,對比小牛、新日、雅迪等兩輪電動車行業(準)上市公司,銷量均保持增長,表明行業集中度正在加速。
另外,隨著新國標的落地,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迎來了一個健康規范、蓬勃發展的時代。尤其是在疫情影響下,電動自行車市場規模仍在有序擴大,新國標出臺、消費者消費能力提高和對品牌要求提升,將促使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迎來新一輪調整,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更有競爭優勢的頭部企業集中。對于行業龍頭企業來說,只有不斷實現自我升級,才能更好地應對當今全球化對中國智造的考驗,才能夠承擔起后疫情時代大眾健康出行的新需求。
由于鋰電成本相對較高,當前電動自行車市場仍由鉛酸電池主導:鋰電池商業化時間相對鉛酸電池較短,在能量密度、循環次數、便攜性、工作環境等參數優勢明顯,但當前成本高于鉛酸電池,因此2018年鉛酸電池車型占比仍在90%左右,鋰電滲透率持續提升,未來提升空間巨大:鋰電池2010年開始進入電動自行車市場,近8年滲透率逐步提升,根據《2019年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年鋰電滲透率(累計)有望超過13%。隨著鋰電成本持續下降、用戶對性能與品質重視度提升、新國標壓力等因素下,鋰電車型滲透率將加速提升。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電動自行車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電動自行車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