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行業期待王者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國人民群眾的自我藥療能力不斷增強,對藥物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隨著自我藥療在藥品消費中所占比重的增大,中國非處方藥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容。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讓更多消費者面臨著患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我藥療來行進預防和保健。與此同時,城鎮人口的不斷增多(城鎮居民相對農村較高的患病率),以及人口老齡化加快,也促使了我國OTC的市場快速的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1-2015年中國OTC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0年中國OTC市場還只有約253億元市場,但到了2011年,中國OTC市場規模達到1750億元,10年間增長近6倍,并且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OTC市場。同時,我國非處方藥生產企業供給能力也在不斷提升。預計,到2015年我國OTC市場規模將突破2500億元。
目前國內OTC行業的整體競爭格局非常分散,跨國藥企占據約30%的市場份額,國內藥企占70%左右。國內OTC生產企業中雖然有修正藥業、云南白藥、哈藥集團、江中藥業、東阿阿膠等大型知名企業,但更多的卻是資金和技術都相對較弱的中小型企業。眾多的國內企業和跨國公司的進入,決定了中國OTC市場競爭的激烈和混亂,“名牌唱戲,品牌求異”是其主要特征。
前瞻產業研究院OTC行業研究小組表示,自中國實施藥品分類管理制度以來,國家先后明確了4600多種化學藥和中成藥為OTC藥品,有近萬個品種劑型規格的OTC產品在市場銷售,中國已成為OTC品類比較豐富的國家,然而很多品類的OTC產品都還沒有領導品牌。國內藥企雖占有70%的份額,但品牌集中度和忠誠度不高,市場集中度還不高,這就給OTC生產企業留下很多機會,有待于企業的進一步開發。
OTC藥即非處方藥,是指為方便公眾用藥,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經國家藥監部門規定或審定后,不需要醫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開寫處方即可購買的藥品。這類藥品一般公眾憑自我判斷,按照藥品標簽及使用說明就可自行使用。這些藥物大都用于多發病、常見病的自行診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頭痛、發熱等。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