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模具市場受全球青睞
汽車生產中90%以上的零部件需要依靠模具成形。汽車模具是指應用于汽車領域的模具,被譽為“汽車工業之母”。在美國、日本等汽車制造業發達國家,模具產業超過40%的產品是汽車模具,而在我國僅有1/3左右的模具產品是為汽車制造業服務的。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汽車模具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顯示,十年前,中國的汽車沖壓模具行業還只限于一汽、東風、天汽、成飛、南汽等為數不多的幾家骨干企業,現在己發展到200家左右。大批民營企業快速發展,并已具有相當規模,成為中國汽車模具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國內汽車沖壓模具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已有10多家,5000萬元至1億元的企業有20家左右,這些企業是我國汽車模具行業的主力。
自2009以來,我國汽車市場處于持續升溫狀態。據統計,2009年中國汽車產量為1379.1萬輛,同比增長48.30%,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產銷量第一國家。2010年,隨著中國經濟全面復蘇,中國汽車工業作為中國十大振興產業,得到國家政策扶持,加之汽車下鄉的推動,中國各大汽車企業均加大產量,當年中國汽車產量超過1800萬輛,保持全球產銷量第一的地位。同時,國外汽車巨頭紛紛將目光轉向中國市場,作為其全球最主要的汽車市場加大了投資及生產力度,其中汽車模具也是重要投資領域之一。
模具行業“十二五”規劃指出,我國模具行業總銷售額至2015年達到1740億元左右,其中出口模具占15%左右,即至2015年達到40億美元左右。如果2015年我國模具服務于汽車制造業的比重達到40%,則其總銷售額將在700億元左右。
前瞻產業研究院汽車模具行業研究員劉瑞柏表示,2011年3月日本發生大地震及海嘯,嚴重沖擊了日本汽車產業,促使日本汽車零部件企業有意加快向中國等新興市場轉移。對日本零部件廠商而言,加強在中國等新興市場的活力,將成為保持和提升汽車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此外,為了預防類似的風險,很多國家汽車巨頭開始在全球重新打量,希望尋找新的合作伙伴,或建立相對安全的生產基地。中國汽車模具企業或將迎來世界模具制造中心的接力棒。
目前,中國汽車產業迅速發展帶來的一系列消極因素開始顯現,如交通賭塞、汽車尾氣等。另外,隨著經濟復蘇,“汽車下鄉”政策也已退出,購車消費屬于積累性消費,而近年來居民收入增長較慢,未來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將放緩,但仍會保持較高的發展水平,并帶動汽車模具市場的持續、穩定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