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信息化行業進入壁壘正不斷提高
當前,鐵路運輸業正處于行業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在鐵路與民航、高速公路等各種運輸方式爭奪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鐵路部門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更加重視IT產品和技術的應用。
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國鐵路信息化建設已有了長足進步,但由于發展起步晚,面向市場和社會的信息少,鐵路各個信息系統間相對分散,信息資源的利用率低,而且沒有把市場經營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重點,這些都與鐵路行業跨越式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鐵路信息化產業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9.1萬公里,增加4986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鐵投入運營里程達8358公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高居世界第一,也是全世界高鐵建設增長最快的國家。
同時,中國鐵路的復線率和電氣化率不斷提高,2010年底,中國鐵路復線里程3.73萬公里,復線率達41%,同比上升2.2%,電氣化里程4.2萬公里,比上年增加6000公里,電氣化率達到46%,同比上升4.3%。
根據相關規劃,到2015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預計達到12萬公里以上,“四縱四橫”高鐵路網主骨架及與主骨架連接的高鐵、城際高鐵建設將加速推進,新建和改造鐵路客站1015座,大規模鐵路建設將持續;城市軌道交通到2020年新增營業里程6560公里,成為大規模鐵路建設之后新的投資熱點;到2016年我國將新建軌道交通線路89條,總建設里程為2500公里,投資規模達9937.3億元。這都將為國內基建建設業務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鐵路信息化產業鏈主要包括站前工程、站后工程和車輛等。近兩年是新線建設高峰,2013年后規劃線路減少,基建投資開始下降。隨后將迎來站后工程建設高峰,逐步從基建轉向設備和車輛投資。
站后工程一般占固定資產投資的10%-20%。隨著鐵路的提速、高鐵的大規模建設,對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不斷提升,站后工程顯得尤為重要,其對于整個系統的安全有效運營、管理以及服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統計,中國鐵路信息化的投資規模近幾年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最近兩年的增長率更達到30%以上。2010年全國鐵路信息化投資150億元。2011年將近200億元,預計2015年將超過300億元,5年復合增長率接近15%;“十二五”期間鐵路行業信息化投資總額將達到1400億元,預計“十二五”比“十一五”期間信息化投資增長超過200%。如果考慮對于既有線路的改造,這一市場空間則更為龐大。
2008-2015年中國鐵路信息化產業投資規模統計及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2-2016年中國鐵路信息化產業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
前瞻產業研究院鐵路信息化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受益于鐵路大發展,鐵路信息化高速增長的勢頭仍將延續。鐵路信息化行業相對較高的利潤率,必然會吸引新進入者不斷加入,行業競爭面臨逐步加劇的態勢。但隨著行業技術的不斷提高和行業管理的日益規范,對建設企業規模、專業技術和資金實力要求都很高,新進入者進入行業的壁壘在不斷提高。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