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材料前景被看好
我國正在加大能源結構調整力度。目前,中國能源結構仍以煤炭為主體,清潔優質能源的比重偏低。 積極發展核電等清潔優質能源已刻不容緩。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核材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末,我國核電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達1082萬千瓦,在建規模達26臺2914萬千瓦。按照“十二五”開工4000萬千瓦計算,核電建設周期一般為5年,至2020年我國核電在運機組將接近8000萬千瓦。預計2011-2020年核電市場總投資額將達到9800億元,年平均投資額接近1000億元。
放眼全球市場,截至2011年1月,全球運行的核電機組共442個。國際原子能機構預計,到2015年,全世界可能平均每5天就會開工一個裝機容量約1000兆瓦的核電站;到2030年,全球運行核電站將達到742 座。
前瞻產業研究院核材料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核泄漏無疑將引發全球對于核電安全的擔憂,但是國內“積極發展”的整體核電發展戰略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核材料前景被看好。
2009年,我國天然鈾產量近1000噸,需天然鈾1600噸左右。2010年,我國需天然鈾1900 噸左右。隨著我國核電裝機容量的不斷增加,核電行業對鈾的需求量將會不斷增長,我國鈾市場前景看好。如果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為8000萬千瓦,則年需天然鈾14000噸左右。
核電裝機容量的逐年增加,還帶來了鋯材的新增需求與更新需求,核級鋯材的高增長將一直延續到2020年,預計2020年我國鋯材需求量將達到1200噸。假設2020年前的核能項目中15%采用快堆,按我國試驗快堆的核級鈉用量(65MW 用量350噸),國內快中子反應堆將產生近56377噸的核級鈉需求,2011-2020年,平均每年核級鈉需求量為5337.7噸。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