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虎360真的無懈可擊?
奇虎360的風險到底在那里,只有周鴻祎最清楚,但是現在,我們僅能以已知的信息里面去探知我們眼中的奇虎360。要弄清奇虎360的風險在那里,主要要弄清楚三方面的事情:一是奇虎360的產品有哪些,其產品的特質是什么;二是奇虎360的商業模式是什么,風險在哪里;三是奇虎360的競爭對手有哪些。
奇虎360的前身奇虎社區,即現在的奇虎網。起初的奇虎社區有點的像當年的雅虎知識堂,很相似,筆者曾經也是奇虎的“常客”。周鴻祎投資入主后也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一直難以盈利。可能由于當年殺毒領域的現狀和周鴻祎“流氓軟件”之父的稱呼吧,自決心進入殺毒軟件領域,奇虎360最早的一款產品便是安全衛士,推出于2006年7月27日。
360安全衛士是一款免費的產品,主要依靠和卡巴斯基及其他付費殺毒軟件合作,獲取收入提成來獲得收益。此后,360安全衛士不斷完善功能,由安全輔助類軟件增加了木馬查殺等殺毒類功能,同時還不斷推出新產品,其中包括360保險箱等。到2007年10月,360安全衛士已經成為國內用戶數量最大的殺毒軟件。
在積累了龐大的用戶群之后,奇虎360于2008年5月推出第一款安全瀏覽器,并于同年7月推出了第一款殺毒軟件。至此,奇虎360基本開發出了公司的主要核心產品:360安全衛士、360瀏覽器和360殺毒軟件,此后在這三個產品的基礎上,奇虎360不斷開發新產品,這些的產品優點是PC產品移動互聯網化,有些則是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終極目的只有一個:用各種方式“綁住”用戶。
從奇虎360的官方網站上看,奇虎360現有22種產品,但是這些產品多事免費給用戶的,那奇虎360怎么盈利呢?其實這個問題,大家都已經有答案了,那就是依靠殺毒軟件、安全衛士來吸引用戶安裝360瀏覽器,通過瀏覽器掌握互聯網入口的地位,從而獲得巨大的流量,并通過分配流量獲取收益。
分配流量的說法可能不太對,但是仔細想想,這種提法完全沒有問題。進入360瀏覽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網址導航欄,導航欄的每一個位置都是一個廣告位,誰出的錢多,誰的位置就會更好,這不是分配流量嗎?包括安全衛士、手機助手都采用同樣的方式獲益。
奇虎360的核心商業模式就是通過各種產品獲取流量,黏住用戶,把流量賣給有需求的客戶,然后變現。可以說,奇虎360的所有的產品都圍繞流量轉。
資料來源:奇虎360公司年報
通過分析上圖可以得知,在2008年及以前,奇虎360的主要收益來至第三方軟件銷售,2008年的收益為11100千美元,占比為65.7%,到2011年,這部分收益只有890千美元,占比只有可憐的0.5%,無論是從占比上還是從具體額度上都出現了急劇萎縮。前瞻產業研究院互聯網產業研究小組認為,這種結果是必然的,這也是奇虎需要不斷開發新的產品來黏住用戶保障流量,因為沒有流量就沒有收益。
在奇虎360推出殺毒軟件的時候,第一個被他干掉的就是卡巴斯基。奇虎360都免費了,那還有誰要卡巴斯基?可以說360殺毒軟件的免費模式已經置奇虎360于整個行業的對立面。這也就注定了奇虎360必定會過的誠惶誠恐。為什么?
想過用360安全衛士和金山衛士的區別嗎?筆者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根本就看不出哪里有區別,都是一樣的。但為什么QQ可以通過流量獲得巨額回報而過的很安逸,而奇虎360就不行?同樣是工具,但是這兩個工具有本質的區別。因為安全產品的同質性,消費者進行轉換的成本是非常低的,用誰都一樣。但是QQ呢?即使現在還有個即時通訊服務企業,但是轉換成本要遠遠高于轉換一個殺毒軟件,你要轉到非QQ上,意味著你的朋友也要轉過去,這就是你的成本。這也注定了,要超越QQ不是那么容易的,不可斷然否定說沒有,說不定哪天YY哪天冒出來就把QQ打得鼻青臉腫。
既然殺毒軟件的轉換成本如此低廉,那就意味著一旦被轉換,奇虎360的流量就會出現急劇下降,這就是奇虎360的風險。這也是為什么奇虎360近年來在產品開發上的投入持續增加的原因。這種風險會不會發生呢?
資料來源:奇虎360公司年報
該公司在年報中表示,該公司在運營報告里把“研究和開發費用”改為“產品開發費用”,主要原因是公司的業務正隨著新產品的開發快速增長,公司利用了更多的資源來增強現有的產品,用“產品開發費用”更能體現這項費用的特性。
前瞻產業研究院互聯網產業研究小組認為,這要取決于它的競爭對手采取什么的手段,如果流量變現的通道被截斷,奇虎360危矣。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