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加工中心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裝備制造業被譽為“工業母機”,是制造業的基石。工業現代化所需的各類裝備和設施都離不開高檔加工中心和基礎制造裝備,其性能、質量和擁有量已成為當今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綜觀全球,美國、日本、德國等世界裝備制造業強國無不重視控制高端制造裝備這一產業制高點,重視用高技術優化提升傳統裝備制造業,支撐高端制造,保持產業優勢。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加工中心快速發展,其產量由2001年近5百臺增加至2010年的2萬多臺,產值從2001年的3千多萬美元增加至2010年的近13億美元。消費數量從2千多臺到近4萬臺,年消費金額從3多億美元增加到40多億美元。目前,加工中心已成為我國數控金切機床中產值僅次于數控車床的第二大類產品。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加工中心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自2005年起,我國加工中心消費無論是產量還是產值均居世界第一。從產量來看,2005年我國加工中心產量居世界第六,2008年上升至世界第三(中國臺灣第一,日本第二)。目前我國加工中心產值居世界第五,位于德國、日本、中國臺灣和韓國之后,以上前四位的加工中心產值均已超過車床產值占比,居機床產值第一位。
隨著我國機床工業的發展,加工中心的技術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加工中心主要生產企業均加大了產品研發的資金投入,一批國內急需長期依賴進口的高檔加工中心,如高速加工中心、五軸加工中心等取得了突破,并已進入批量生產。
但是,由于我國機床行業發展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加工中心行業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國外加工中心技術發展的總趨勢是高速、精密和多功能,其產品開發針對難加工材料的重切削機種、針對復雜開關加工的智能多軸控制NC裝置和綜合多軸控制CAM系統。
因此,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速國內急需的新產品開發,盡快縮小國產加工中心與國外的差距,成為當務之急。
2007-2015年中國加工中心行業產值和消費規模及預測(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2-2016年中國加工中心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前瞻產業研究院加工中心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在于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先進制造業是傳統制造業的改造方向,傳統工業如汽車、機械、家電、紡織、農機、環保等行業的技術改造,對加工中心的需求繼續加大;而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又為精密、高效、專用加工中心開辟了新的需求。
前瞻產業研究院加工中心行業研究小組預計到2015年,中國加工中心行業產值將近55億美元,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消費規模將超過140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到24%。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