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網絡時代的制勝高點
7月19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布了《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該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其中手機網民達到3.88億,較2011年底增加了約3270萬人,網民中用手機接入互聯網的用戶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2.2%。而臺式電腦為3.80億,手機網民的數量首次超越臺式電腦網民的數量,也意味著移動互聯網迎來了它高速發展的時期。
2007.12-2012.6手機網民發展走勢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移動互聯網行業研究小組指出,移動互聯網和手機終端的發展對中國互聯網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中國廣闊的農村地區,以及龐大的流動人口來說,使用手機接入互聯網是更為廉價和簡便的方式。
據統計,在2012年剛開始上網的新網民中,農村網民比例達到51.8%,這一群體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高達60.4%,使用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比例只有45.7%和8.7%,而新網民中城鎮人口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只有47.2%,這一結果顯示出,相比于電腦,手機對農村網民的增長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國內互聯網普及率僅為39.9%。網民增長速度延續了自2011年以來放緩的趨勢,2012年上半年網民增量為2450萬。不過,該報告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繁榮發展,移動終端設備具有價格更低廉、接入互聯網更方便等特性,為下一階段中國互聯網在部分落后地區和難轉化人群中的普及提供了新的機會。
手機網民規模的快速擴張刺激著互聯網企業紛紛進軍智能手機領域,特別是隨著聯發科、高通、展訊等的“turn key”平臺的發布,智能手機的技術研發與投資門檻大為降低。目前小米、360、盛大、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均已進入智能手機領域或有此打算。
前瞻產業研究院移動互聯網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移動互聯網的主要盈利模式有以下幾種,一是賣應用,如各種安全軟件、辦公軟件等,這種模式在國外有很好的生態市場,但是在國內,消費者傾向于選擇免費的產品,此種模式在國內可謂步履維艱;二是內置廣告,企業以自身產品的流量吸引廣告商投放廣告并收取一定的費用;三是提供增值服務,如在游戲中提供需付費的虛擬道具、需付費以提供更多的功能或者存儲空間等;四是收取會員費,這主要是針對淘寶、京東商城、當當等B2C電商企業的盈利方式。
以上盈利模式共同的關鍵點在于市場占有率與用戶群基數。一旦這些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獲得了足夠的市場占有率和大量的用戶群,其互聯網入口一多、流量一大,收入便水到渠成。比較有名的例子就是360,依靠免費殺毒軟件迅速積累了用戶群。因此,跑馬圈地成為了互聯網企業的重中之重。
隨著手機網民規模的迅速擴大,互聯網企業進入手機領域,可以在操作系統中就內置自身應用產品,由于具有一定的強制性,這種內置應用的激活率相較通過應用程序市場獲得的激活率要大得多,因而互聯網企業可以在擴大手機銷售量的同時擴大自身互聯網產品的入口數量,互聯網企業進入智能手機領域是一個一舉兩得的方式。
前瞻產業研究院移動互聯網分析小組認為,移動互聯網擁有廣闊的前景,對互聯網企業來說,可謂是一塊巨大的蛋糕,誰都想搶先進入這個市場,贏得先機大咬一口。因此,可以預見,對移動互聯網行業市場與用戶的爭奪將越演越烈,而這些潛在的用戶擁有著與以往不同的特點,也使得互聯網企業的下一步戰略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