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現狀及區域市場格局分析 樞紐園區平均營收增長13.4%
根據《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規劃到2020年布局建設3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到2025年布局建設150個,推動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繼續顯著下降,物流運行效率和效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全國已布局45個國家物流樞紐,2020年樞紐園區平均營收增長13.4%,經營情況整體向好。
物流行業主要上市企業:目前國內的物流行業主要上市企業有中國外運(00598.HK)、嘉里物流(00636.HK)、東方海外國際(00316.HK)、中遠海運國際(00517.HK)、華貿物流(603128.SH)、廈門象嶼(600057.SH)、龍洲股份(002682.SZ)、華貿物流(603128.SH)、恒通股份(603223.SH)、飛力達(300240.SZ)、長久物流(603569.SH)、嘉誠國際(603535.SH)、德邦股份(603056.SH)、宏川智慧(002930.SZ)等
本文核心數據:樞紐平均營收、樞紐平均貨運量
全國已布局45個國家物流樞紐
2018年12月25日,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提出到2020年布局建設3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到2025年布局建設15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推動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至12%左右;到2035年基本形成與現代化經濟體系相適應的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繼續顯著下降,物流運行效率和效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截止到2021年6月,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共公布兩批次的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總計45個國家物流樞紐,其中山東和廣東分布最多,均為4個,主要是由于區位優勢突出,產業基礎、交通設施等基礎布局條件較好。
樞紐園區集聚效應明顯增強
國家物流樞紐是集中實現貨物集散、存儲、分撥、轉運等多種功能的物流設施群和物流活動組織中心,需要多方企業的共同參與運營。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各類企業入駐樞紐園區,到2020年各樞紐平均入駐企業數量達1384家(含注冊企業數),較2019年增加19.4%,在物流網絡中核心節點作用進一步突顯。
樞紐園區運輸結構持續優化
幾年國家持續出臺政策推動公路運輸向鐵路和水路轉移,不僅可以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還可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有力支撐。國家物流樞紐的運輸結構也在逐漸優化:在公轉鐵方面,29個樞紐開行了鐵路貨運班列,平均開行班列數量超過2000列,同比增長34.6%;在公轉水方面,港口型樞紐水水中轉量達到了3875萬噸,同比增長8.2%。
樞紐園區平均營收增長13.4%
在國家物流樞紐園區的貨物吞吐量方面,2020年75%的樞紐園區實現正增長,平均貨物吞吐量達到4799萬噸,同比增長6.1%;在物流業務收入方面,80%的樞紐園區實現正增長,平均物流業務收入為67.7億元,同比增長13.4%。整體來看,國家物流樞紐園區經營情況較好。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物流行業商業模式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物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物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物流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