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碳纖維行業市場供需現狀與發展前景預測 國產替代趨勢明顯、自給率不斷提高
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的新型纖維材料。下游碳纖維復合材料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風電葉片、汽車、體育休閑、混配模成型、電纜芯、建筑建材、壓力容器、船舶、碳碳復材、電子電器等多個領域。我國是碳纖維消耗大國,近年來,我國碳纖維生產企業積極進行產能擴張,我國碳纖維自給率不斷提高。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光威復材(300699)、精功科技(002006)、雙一科技(300690)、吉林化纖(000420)等
本文核心數據:碳纖維需求量、碳纖維產能、碳纖維下游應用結構
我國碳纖維需求高速增長,2020年占全球需求接近一半
2015-2020年按我國碳纖維需求量從16908噸增長到48851噸,近5年年增長了2.5倍。2020年我國碳纖維需求量為4.89萬噸,相對2019年增長29.1%,占全球碳纖維需求量(10.69萬噸)的45.7%。其中,2020年國內對于國產需求量占比為18450噸,占總需求量的37.8%
目前,我國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產碳纖維均呈現供不應求情況。從碳纖維下游應用需求來看,風電葉片是國內碳纖維主要應用領域,數據顯示2020年風電葉片領域對碳纖維的需求量為2萬噸,占我國碳纖維需求總量的40.9%,其次是體育休閑領域,2020年碳纖維需求量為1.46萬噸,占總量的29.9%。
江蘇、山東與廣東三省碳纖維需求占全國總需求80%
2020年6月,江蘇省政府印發《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方案指出圍繞“一區一戰略產業”布局,協同建設蘇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發揮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作用,著力在整合產業資源、聚合創新要素,加快制造業向研發、設計創意等高端環節延伸,實現“蘇南制造”向“蘇南創造”跨越。
根據《2020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長期排在第一名的廣東省,在2019年被江蘇趕超,2020年又被山東趕超;江蘇與山東長期領先中國各省份,三個萬噸級碳纖維需求大省,應該是后面數年不變的格局。
國內碳纖維產能呈上升態勢,生產線運行不穩定
2020年,國內實際碳纖維供應量約為1.85萬噸,產量/產能比約為51%。盡管這一比例與歷史相比已經有所提高,但是與國際普遍的65%-85%的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我國大多數碳纖維企業生產線運行及產品質量極不穩定,行業“有產能、無產量”的問題十分明顯。
2020年,中國碳纖維產業中并購、擴產及投資發展火熱。其中擴產幾乎是每家主要碳纖維企業正在進行或正在策劃的。其中,比較大型的擴產項目如下:
碳纖維國產替代趨勢明顯,自給率不斷提高
2010-2020年,我國碳纖維總需求量中對于國產碳纖維的占比從4.8%提高到當前的37.8%。相比2019年的31.7%,增長率為53.8%。連續三年超過30%的高速增長,說明國產碳纖維的巨大進步,預計未來2-3年內碳纖維及下游復合材料國產量將超過進口。
更多數據來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碳纖維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碳纖維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碳纖維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碳纖維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