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2:《2022年中國工業無人機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工業無人機主要上市公司:縱橫股份(688070)、中農立華(603970)、中國衛星(600118)、中航電子(600372)、億嘉和(603666)、航天彩虹(002389)等。
本文核心數據: 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工業無人機應用市場結構
行業概況
1、定義:主要用于商業領域任務
工業無人機屬于民用無人機的一種,是一種精準、高效、便捷的可遠程控制的航空器,工業無人機主要用于協同或代替人工完成多種商業領域的任務,其通常搭載為完成作業飛行活動的裝置或設備。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17)》,“工業無人機”歸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國統局代碼39)中的智能消費設備制造(396),四級代碼為3963(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
工業無人機按機身結構可分為固定翼、旋翼、直升機等類型。由于各類型無人機的機身結構(動力原理)不同,不同種類的無人機可以依據其特點,開展不同的工業應用。
2、產業鏈剖析:技術領域廣、產業鏈較長
工業無人機產業鏈上游為無人機零部件制造、系統開發,代表企業有索尼、北科天繪、英特爾、高通、新能源等;工業無人機產業鏈中游為無人機研發、整機組裝、專業飛行服務及其他相關服務,代表企業有大疆、零度科技、億航、易瓦特等;工業無人機產業鏈下游主要為相關的應用場景,如農林植保、地理測繪等。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高速發展階段
較之傳統人工作業,工業無人機可以大幅提高效率。我國工業無人機行業起步于2000年,我國開始研制工業型無人遙感系統,并在2005年啟動農用無人機研發。2006-2014年間,無人機在農林植保、安防監控、電力巡檢等領域得到初步應用,進入到穩步發展階段。2015年以來,5G網絡的超大帶寬數據傳輸、海量連接和超低延時的遠程控制能力,將促進空域的合理利用,進而極大延展工業無人機的應用領域。在電力巡檢、高層消防、森林防火、遙感測繪、農林牧漁、城市管理、環保監測、應急通信、醫療救援等多種場景中實現創新應用,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截止目前,我國工業無人機行業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目前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推動工業無人機發展
近年來我國工業無人機行業發展迅猛,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一定先發優勢,但對工業無人機領域的行業規范以及行業標準仍待完善,近年來,我國發布多項政策,鼓勵、支持、規范無人機行業發展。
行業發展現狀
1、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增速較快,市場潛力巨大
2015-2019年,中國工業無人機行業高速發展,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50%。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19年,我國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約達152億元,2020年,我國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約達273億元。
2、下游應用領域廣泛、主要應用于地理測繪領域
工業無人機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電力巡檢、應急救援、航空攝影、水利應用、農藥噴灑、航空測繪、國土資源、旅游業、管線巡查、醫療業、海事監察、農業林業、物流運輸、交通管制、氣象監測、反恐防暴等。且隨著工業無人機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各行各業對無人機應用需求的提升,工業無人機應用領域將更加深化、細化,應用領域將不斷擴大。
從結構上看,2020年中國工業無人機主要應用領域里,地理測繪占比最大,約29.27%,其次為農林植保、巡檢、安防監控及消防救災,占比分別為24.85%、14.17%、10.21%及4.98%。
3、投資規模趨于穩定
工業無人機的投資熱潮伴隨著消費級無人機投資浪潮的平靜而不斷高漲,目前,工業無人機行業投資仍以風險投資為主。2015-2017年,工業無人機投資規模相對較大,其中2017年,工業無人機投資規模達10.9億元,為近年來最高。2018-2021年,投資規模逐步趨于穩定,在2.8到4億元之間波動變化。截至2021年9月,工業無人機行業投資金額為4億元。
注:統計時間截至2021年9月18日。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廣東地區區域優勢顯著
從企業數量分布來看,工業級無人機企業主要聚集在珠三角地區以及長三角地區,其中,廣東、江蘇地區企業數量遠遠超過其他省市,集聚效應初步顯現,逐漸成為國內主要的工業無人機生產基地。
從工業無人機技術專利申請區域分布來看,廣東地區工業無人機相關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為57個,其次是上海,專利申請數量為48個,位居第二。
注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1年9月18日。
按技術類型看,工業無人機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排名前三的地區分別是廣東省、上海市、四川省。發明專利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上海市、廣東省、四川省。
注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1年9月18日。
2、企業競爭: 大疆創新業務布局較全面
從國內工業無人機代表性企業發展布局看,大疆創新、零度智控、億航布局整個產業鏈,在無人機的研發、整機組裝、相關運維服務等領域均有部署。從工業無人機銷售渠道來看,多數工業無人機企業的銷售渠道主要為京東、淘寶等第三方平臺。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工業無人機行業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未來,工業無人機行業增長速度仍將保持在高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6年,我國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約達2658億元。
2、5G、云計算等助力工業無人機發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報告顯示,5G具有超低延時、超大帶寬、超高可靠性的特點,相比4G擁有廣覆蓋、海量連接等優勢。目前,已有部分無人機應用在4G網絡通信的支持下運行,但受帶寬、時延、干擾的影響較大。隨著5G商業化進程的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將解決無人機行業應用里遇到的通信問題,賦予無人機超高清圖傳、超低時延數據傳輸、超視距飛行、異地控制等能力。而云計算平臺可以為工業無人機行業提供安全的數據存儲、計算服務,是無人機實現智能化的重要因素。
更多數據可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工業無人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工業無人機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工業無人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工業無人機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