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2022年中國內燃機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附業務布局匯總、業績對比、業務規劃等)
內燃機產業鏈各環節上市公司:目前國內內燃機產業鏈上游的上市企業主要有:首鋼般份(000959.SZ)、包鋼股份(600010.SH)、華菱鋼鐵(000932.SZ)、方大特鋼(600507.SH)、中原內配(002448.SZ)、西菱動力(300733.SZ)、福達股份(603166.SH)、康躍科技(300391.SZ)、飛龍股份(002536.SZ)、長源東谷(603950.SH)、杭齒前進(601177.SH)、雙環傳動(002472.SZ)、遠東傳動(002406.SZ)、中馬傳動(603767.SH)、廣汽集團(601238.SH)、東風汽車(600006.SH);
中游內燃機制造上市企業主要有:濰柴動力(000338.SZ)、云內動力(000903.Sz)、全柴動力(600218.Sz)、上柴股份(600841.SZ)、新柴股份(301032.Sz)、華豐股份(605100.SH)、玉柴動力(872300.0C)、吉利汽車(00175.HK)、上汽集團(600104.SH)、長安汽車(000625.SZ)、江鈴汽車(000550.SZ)、廣汽集團(601238.SH)、東風汽車(600006.SH)等;
下游應用市場上市企業有:福田汽車(600166.SH)、金龍汽車(600686.SH)、宇通客車(600066.SH)、中通客車(000957.SZ)、亞星客車(600213.SH)、安凱客車(000868.SZ)、錢江摩托(000913.SZ)、星光農機(603789.SH)等。
本文核心數據:企業營收、企業利潤、毛利率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內燃機上游主要包括鋼材、機械零部件等生產制造企業;中游是內燃機制造企業,按照燃料類型的不同主要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等;下游應用領域包括商業車、乘用車、農機、工程機械、船舶、核電等。目前,我國涉及內燃機制造業務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濰柴動力、玉柴動力、云內動力、全柴動力、上柴股份、新柴股份、華豐股份、吉利汽車、上汽集團、長安汽車、江鈴汽車、廣汽集團、東風汽車等企業。本文在對內燃機產業鏈上市公司匯總的基礎上,將從中游內燃機制造上市公司的業務布局、業績對比及業務規劃進行全方位對比。
1、內燃機產業上市公司匯總
內燃機產業鏈涉及范圍龐大,國內內燃機行業相關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多,分布在各產業鏈環節。本文匯總了內燃機行業鏈各環節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內燃機制造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商和內燃機整機制造商和終端客戶企業。
其中,涉及內燃機制造業務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濰柴動力、玉柴動力、云內動力、全柴動力、上柴股份、新柴股份、華豐股份、吉利汽車、上汽集團、長安汽車、江鈴汽車、廣汽集團、東風汽車等企業,其中布局汽油內燃機的大部分企業兼顧下游整車制造業務。
注:中游的吉利、上汽、一汽等企業集團兼顧汽油發動機制造和下游整車制造業務,并未在下游市場企業基本情況分析中重復展示。
注:中游的吉利、上汽、一汽等企業集團兼顧汽油發動機制造和下游整車制造業務,并未在下游市場企業基本情況分析中重復展示。
2、內燃機行業上市公司內燃機業務布局對比
在內燃機行業上市公司中,玉柴動力、云內動力、全柴動力、上柴股份、新柴股份的內燃機業務占比較高,均超過90%,企業技術領先性較強;在細分市場方面,柴油內燃機制造企業的專業性較強,以單一內燃機制造業務為主,而汽油內燃機制造企業主要是各大汽車整車集團或其下屬子公司,以自身整車業務配套為主,并且汽油內燃機業務營收在企業整體業務中占比較小;在區域布局方面,大部分企業除了深耕國內市場外,均已成功開拓海外市場,以東南亞、歐美地區為主。
注:1)汽油內燃機生產企業主要是各大汽車整車集團或其下屬子公司,以自身整車業務配套為主,并且汽油內燃機業務營收在企業整體業務中占比及小,相關業務信息并未在企業年報中單獨披露;2)濰柴動力數據參考企業年報中的“動力總成、整車整機及關鍵零部件”業務,并未單獨披露發動機營收數據。
3、內燃機行業上市公司內燃機業務業績對比
從行業上市公司的內燃機業務營收規模來看,濰柴動力、云內動力等企業的領先優勢明顯;從內燃機銷量來看,2020年濰柴動力的內燃機銷量以98.1萬臺遙遙領先于其他企業,其次是云內動力的61.38萬臺;從內燃機業務毛利率來看,濰柴動力、玉柴動力、全柴動力、上柴股份、新柴股份的內燃機業務毛利率超過10%。整體來看,濰柴動力的內燃機業務布局領先優勢較為明顯。
注:由于汽油內燃機制造上市企業主要是各大整車集團,以整車制造業務為主,內燃機業務占比及小,相關業務信息并未在企業年報中單獨披露,因此并未列入上述分析。
4、內燃機行業上市公司內燃機業務規劃對比
根據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資料,“十四五”期間,創新和減排仍是整個內燃機行業的發展重點,行業將不斷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快速進步,不斷提高我國內燃機產品的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內燃機的熱效率,降低燃油消耗,滿足日益嚴格的油耗和二氧化碳法規。而內燃機行業上市企業的業務規劃也重點聚焦核心技術突破、減排環保轉型、完善產業鏈布局、拓展海外市場布局等方面。
注:由于汽油內燃機制造上市企業主要是各大整車集團,以整車制造業務為主,內燃機業務占比及小,相關業務信息并未在企業年報中單獨披露,因此并未列入上述分析。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內燃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內燃機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內燃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內燃機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