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20221年中國肽類藥物行業龍頭企業分析——翰宇藥業:行業中的“佼佼者”
肽類藥物行業主要公司:翰宇藥業(300199.SZ)、雙鷺藥業(002038.SZ)、雙成藥業(002693.SZ)、華潤雙鶴(600062.SH)、悅康藥業(688658.SH)、辰欣藥業(603367.SH)、復星醫藥(600196.SH)、哈三聯(002900.SZ)、皇隆制藥(834298)、普利制藥(300630.SZ)、吉林敖東(000623.SZ)、金絲利(873430)、諾泰生物(688076.SH)、龍津藥業(002750.SZ)、海辰藥業(300584.SZ)、大佛藥業(836649)、信立泰(002294.SZ)、海特生物(300683.SZ)、圣諾生物(688117.SH)、安科生物(300009.SZ)、凱萊英(002821.SZ)等
本文核心數據:翰宇藥業業務布局、翰宇藥業平臺建設、藥明康研發現狀、翰宇藥業營收、翰宇藥業毛利率
1、中國肽類藥物行業龍頭企業全方位對比
近年來,整個醫藥治療領域已對肽進行研究,反映其在廣泛適應癥中的潛在效用,尤其是對于代謝病、腫瘤疾病和炎癥性肌肉骨骼疾病等慢性病。同時,肽已用于生產肽類疫苗,其被視為傳統疫苗的替代品,試圖解決接種異質多組分制劑疫苗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問題。
天然肽通常不適合直接用作簡便療法,因為其具有內在不足,包括化學及物理穩定性較差以及循環血漿半衰期較短。在天然肽用作藥物時上述問題必須加以解決。該等不足部分已通過緩釋制劑成功解決,例如將肽嵌入微球以提高肽的穩定性并緩慢釋放肽。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0年底,全球市場約有80種獲批肽類藥物,約440種處于進行中的臨床試驗,另有400-600種正在進行臨床前研究。在此背景下,中國的肽類藥物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63億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85億美元,年復合增速達到了8%,遠遠超過了全球增速。
從比重來看,近年來我國肽類藥物在全球范圍內的比重呈現波動上升態勢,從2016年的11.1%波動上升至2020年的13.5%。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預計中國的肽類藥物市場由2020年的85億美元增至2025年的182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6.3%,并進一步增至2030年的328億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2.5%。目前,我國肽類藥物市場龍頭企業分別為雙鷺藥業和翰宇藥業,2020年,兩家企業市場規模在肽類藥物行業市場占比達3.1%。兩家龍頭企業全方位對比如下:
2、翰宇藥業:肽類藥物業務發展歷程
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是專業從事多肽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同年公司組建了國內第一個多肽產品研究開發中心。2004年,公司的部分多肽進入規模化生產和銷售;2007年,公司的多肽藥物出口基地被列為“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2011年,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成為我國合成多肽第一股;2020年,公司在在泰國、俄羅斯提交了注冊申請;同時在歐盟國家、美國等地區收到了公司藥品的上市許可。2021年上半年公司取得2項多肽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批件。
3、翰宇藥業:肽類藥物業務布局及現狀
——業務布局:業務覆蓋多個領域
翰宇藥業是一家專業從事多肽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憑借在多肽領域的研發優勢、過硬產品質量以及國際標準生產基地的投入,在國內和國際市場擁有較高的認可度。公司擁有目前國際上先進的全自動多肽合成系統、全自動純化系統,以及小容量注射劑、凍干粉針劑、硬膠囊和顆粒劑等生產線,主營產品包括特色原料藥、制劑、客戶定制肽、固體制劑、藥品組合包裝類產品和醫療器械產品六大系列。報告期內,公司始終堅持以多肽藥品為基礎與核心,積極深化在糖尿病、消化、腫瘤和婦產四大治療領域的戰略布局,大力推進合作,積極探索創新商業模式。未來,公司還將繼續優化升級產品結構,提高公司戰略韌性,形成在多肽特色原料藥、多肽制劑、高端制劑等領域的技術、產品、營銷和人才優勢,取得行業領先的競爭地位。
——分公司布局:遍布全球
翰宇藥業下設坪山分公司、武漢子公司、香港子公司、甘肅成紀子公司、云南子公司、德國子公司等分支機構。
——區域布局:以境內為主
近年來,公司的境內外收入均呈現波動態勢;其中,公司的境外收入呈現逐年上升態勢,從2016年的2.26億元波動至2020年的0.42億元;比重從2016年的26.4%波動至2020年的5.8%。境內收入從2016年的6.29億元波動上升至2020年的6.87億元;比重從2016年的73.6%波動上升至2020年的94.2%。2021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0.11億元,占比達到了3%;境內收入3.55億元,占比達到了97%。
具體來看,翰宇藥業的國內銷售結構較為均衡;但值得注意的是,華中區近年來銷售收入呈現波動態勢,但從整體占比來看,華中區的銷售占比近年來呈現逐年上升態勢。而曾作為頂梁柱的華東地區,在2019年已被華中、華西超越,但在2020年將差距拉小。
——市場份額:市場份額中國第二
肽類藥物以慢病治療為主,目前,國際上的肽類藥物主要分布在7大疾病治療領域,包括罕見病、腫瘤、糖尿病、胃腸道、骨科、免疫、心血管疾病等,其中罕見病、腫瘤和糖尿病是拉動肽類藥物市場的“三駕馬車”,其余四個領域也不乏重磅品種上市,代表性品種包括利拉魯肽、度拉糖肽、索瑪魯肽、亮丙瑞林、特立帕肽、奧曲肽、艾塞那肽等。目前,國內銷售額較大的肽類藥物主要是抗腫瘤和免疫調節類產品,而在歐美發達國家,腫瘤、糖尿病、罕見病是拉動肽類藥物市場的“三架馬車”,銷售額較大的品種均為有著明確臨床獲益的治療性藥物,例如降糖藥利拉魯肽及度拉糖肽、抗腫瘤藥亮丙瑞林及戈舍瑞林、抗骨質疏松藥特立帕肽、治療復發性多發性硬化癥的格拉替雷等。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治療糖尿病、罕見病等疾病的肽類藥物市場份額還相對較少,尚有巨大增長空間。
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2020年,我國肽類藥物市場規模約為85億美元。依據各公司企業年報所公布的數據對肽類藥物行業市場份額進行測算分析,分析結果如下:2020年,雙鷺藥業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91%;其次是翰宇藥業,達到了1.25%;再者是吉林敖東,達到了1.1%。
注:根據各公司2020年肽類藥物業務的收入測算而來,不包括無法區分肽類藥物業務的企業。
——研發現狀:研發支出呈現倒V態勢
近年來,公司的研發支出呈現波動態勢;從2018年的0.95億元波動上升至2020年的1.44億元;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呈現波動上升,從2018年的7.5%上升至2020年的19.9%。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支出達到了0.4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2.6%。
——在研項目:重點關注糖尿病、消化和婦產生殖
截止到2021年6月底,在境內范圍內,公司共有18項在研藥品;分別分布在糖尿病、消化、婦產生殖、骨質疏松、免疫、內分泌、特發性帕金森病、心血管和止痛方面。其中,在糖尿病領域公司共有5個項目處于在研,4個項目屬于消化領域,婦產生殖領域有3個在研項目。
公司在研品種項目國內注冊進展如下:
注:截止時間為2021年6月底。
4、翰宇藥業:肽類藥物業務經營業績
——業務營收:肽類藥物業務營收波動變化
從營業收入角度來看,翰宇藥業的肽類藥物從2016年的6.99億元波動至2020年的6.92億元,但占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卻呈現逐年上升態勢,說明公司專注于肽類藥物業務。
——毛利率:盈利狀況較為可觀
從毛利率上看,2016-2020年,翰宇藥業毛利率整體呈現出波動下降的變化趨勢,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2020年,翰宇藥業肽類藥物毛利率仍達80.48%,企業盈利狀況較為可觀。
5、翰宇藥業:肽類藥物業務發展規劃
面對行業、政策趨勢,業務經營、企業管理、產品開發等風險,公司積極強化核心競爭力,加強研發項目管理工作,持續加大研發力度,集中推進核心藥物的上市進展,積極拓展國內銷售布局,強化風險應對能力。公司穩步推進國際注冊工作,在持續開發非規范市場的同時,加強美歐等規范市場注冊與市場拓展工作,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實力。此外,公司不斷提升研發軟硬件實力,并注重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整理和保護,進一步強化在研發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公司還不斷提升集團化管理水平,塑造競爭優勢,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活力。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醫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醫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醫藥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