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產業:2021年天津市特色產業之醫藥制造產業全景分析(附產業空間布局、發展現狀及目標、競爭力分析)
本文核心數據:天津醫藥制造產業布局體系、天津醫藥制造產業空間布局、醫藥制造產業布局、天津醫藥制造產業相關政策情況
1、天津市醫藥制造產業空間布局
天津一直堅持制造業立市,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著力構建“1+3+4”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建設制造強市。生物醫藥產業是天津打造“1+3+4”現代工業產業體系的重點產業之一,由此可見,天津市對生物醫藥產業寄予厚望,醫藥制造產業是生物醫藥產業的重點發展產業。
天津目前擁有包括化學藥、中藥、生物制藥在內的醫藥制造產業全產業鏈,在創新孵化、產業化、流通等價值鏈主要環節完成了布局。區位布局上,天津生物醫藥產業基本形成以濱海新區為核心,武清、北辰西青、津南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主要的聚集區和分布領域如下:
2、天津市醫藥制造產業發展現狀
——產業規模達到600億元以上,龍頭企業較多
截至“十三五”末,天津市聚集生物醫藥企業500多家,企業數量年平均增長35%。醫藥制造業規上企業100余家,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6家,上市公司24家。2020年,生物醫藥產業產值627億元,總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3.7%,規上醫藥制造業增加值提高3.5個百分點,效益水平在全市工業行業中名列前茅。
——濱海新區醫藥企業數量最多,各區均有領軍企業凸顯
從相關企業的數量上來看,濱海新區的醫藥制造企業數量最多,達到了將近4500家企業。天津醫藥制造企業主要分布在濱海新區、武清區、西青區、東麗區和南開區,企業數量均在2000家以上,上述5個地區醫健企業數量占天津總數量的50%以上,集聚度較高。
從重點企業的空間布局來看,天津市西青區、東麗區、和濱海新區分布的醫藥制造業企業較多。天津擁有天津醫藥集團、天士力、中新藥業、紅日藥業、凱萊英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培育出漢康醫藥、賽諾醫療、天堰醫教、康希諾生物、瑞普生物、丹娜生物等一批創新型生物科技企業。
——醫藥制造產業布局完善
天津目前擁有包括化學藥、中藥、生物制藥在內的醫藥制造全產業鏈,在創新孵化、產業化、流通等價值鏈主要環節完成了布局。在中藥領域有天津第六中藥廠(速效救心丸)、天士力(復方丹參滴丸)、紅日藥業(血必凈注射液)、萬紅藥業(京萬紅軟膏)等多個知名產業市場的知名品牌;化學藥領域,天津醫藥集團、中新藥業等知名企業同時在產品上,皮質激素、GCLE生產規模全國第一,維生素B1產業世界第一,干擾素α-2b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生物制藥領域,天津的酶制劑、花青素和益生菌在技術水平和年產量上均居全國首位,國韻生物聚羥基脂肪酸酯(PHA)產量位居國內首位,同時擁有凱萊英、中原協和、泰達生物等多個優秀企業。
3、天津市醫藥制造產業競爭力分析
——政策支持力度大
醫藥制造產業是天津市政府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從2018年開始天津對醫藥制造產業的政策不斷推出,到了2021年更是在《天津市制造強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和《天津市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政策中都提出要提出壯大醫藥制造產業等產業,將生物醫藥納入10條重點產業鏈進行培育,醫藥制造產業也隨之發展。
——2020年度化學藥獲批藥品批文的數量達到新高
2010-2020年間,天津生物醫藥領域年度新增藥品批文數量呈先減少后增長的趨勢,批文類型逐漸由以中藥為主向以化藥為主過渡。2017年新增藥品批文的數量達到“谷底”, 2018年后,由于產業政策的陸續出臺,天津醫藥企業創新研發的潛力才又一次被激發,2020年天津獲批藥品批文的數量達到了10個,化學藥藥品批文創下新高。
同時,化學藥是近幾年新藥增加數量最多的藥品,同時也是臨床開發的熱點。從新開展臨床試驗的藥物類型來看,化學藥、生物制品和中藥/天然藥物數量分別為70個、21個和15個。總體來看,天津新開展臨床試驗的藥品創新性較高。
——醫藥制造科研資源相對豐富
天津市生物醫藥科研資源相對豐富,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創新戰略聯盟等產業創新平臺,有南開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等一批知名院所。其中依托高校/研究所的這種店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市級重點實驗室分別有7所、2所和15所。
除了和高校/科學院作為依托的實驗室等機構之外,日暗金還有5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以及2家國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4、天津市醫藥制造產業發展目標
根據天津市政府印發的《天津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四五”專項規劃》,到2025年,天津市將繼續堅持制造業立市,搶抓“后疫情時代”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新機遇,加快生物醫藥產業改革創新步伐,包括:到2025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總產值年增長率超過10%。聚集和培育生物醫藥規模以上企業200家,上市企業達到34家;涌現一批龍頭企業,新增年銷售額超100億元企業2家,年銷售額超50億元企業3家,在基因、免疫、疫苗等細分領域形成一批隱形冠軍。重點生物醫藥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超過6%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600家 ;國家級生物醫藥技術創新載體達到20家。聚集市級以上生物醫藥創新創業人才3000人。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醫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醫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醫藥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