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2021年中美肽類藥物行業發展對比分析(附發展差異剖析)
行業主要公司:藥明康德(300759.SZ)、凱萊英(002821.SZ)、圣諾生物(688117.SH)、海特生物(300683.SZ)、安科生物(300009.SZ)、諾泰生物(688076.SH)等
本文核心數據:發展歷程、人才儲備、研發企業分布、市場規模等
中美肽類藥物行業發展對比
1、中美肽類藥物行業供給對比分析
——產品角度
從2020年全球肽類藥物TOP20產品的角度來看,美國共有6個產品進入了2020年全球肽類藥物TOP20;而中國并沒有肽類藥物產品進入全球TOP20。
——企業角度
在全球范圍內,2020年TOP10肽類藥物的銷售收入達到了254億美元;占總市場規模的40.4%;而TOP20肽類藥物的銷售收入達到了370億美元,占總市場規模的58.9%。特別注意的是,全球TOP20最暢銷肽類藥物中每一種均達到接近10億美元或以上的銷售收入。
從供給企業來看,在全球TOP20中,美國有EliLilly、Amgen兩家公司的產品進入了TOP20;而中國并沒有企業進入。
2、中美肽類藥物行業需求對比分析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美國的肽類藥物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340億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361億美元,年復合增速達到了1.4%;而中國的肽類藥物市場規模則是從2016年的63億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85億美元,年復合增速達到了8%,遠遠超過了全球增速。
此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預測,美國肽類藥物市場將由2020年的361億美元增至2025年的512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3%,并進一步增至2030年的718億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7.0%。此外,在2020年,美國肽類藥物市場占全球肽類藥物市場的57.4%,預計將維持其于全球肽類藥物市場的領先份額,于2030年達到50.6%。而中國的肽類藥物市場由2020年的85億美元增至2025年的182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6.3%,并進一步增至2030年的328億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2.5%。
3、中美肽類藥物行業發展對比總結
綜合來看,美國肽類藥物企業競爭實力更強,全球TOP20肽類產品中有6個產品屬于美國,而中國暫未有企業產品進入全球TOP20。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21-2030年,中國在肽類藥物需求上更大;其增速將會達到全球第一,亦是美國增速的兩倍。
中美肽類藥物行業發展差異剖析
1、發展歷程:中國起步較晚
1902年,科學家Bayliss和Starling在動物腸胃里分離出了能側記胰腺分泌活動物的物質,并將這種物質命名為促胰腺素,這也是科學家們首次發現多肽類物質,從此揭開了多肽功能性研究的神秘面紗。1931年,Euler和Gaddum從馬的大腦和大腸的提取物中發現并分離純化得到一種能使平滑肌收縮并且促進血管舒張從而降低血壓的物質,并將這種物質命名為P多肽物質,這是人類最早發現的神經類多肽物質。1950年后,Merrifield設計發明了固相合成多肽類物質的方法,開創了人工合成多肽的先河,給肽類藥物研究帶來了跳躍性的發展。70年后后期,腦啡肽及阿片樣肽的功能深入研究,使得肽類藥物的活性研究進入高潮。到了80年代后期,就不斷有肽類藥物被合成上市。
20世紀90年代初,瑞士諾華、默克雪蘭諾、輝凌制藥、美國賽生等跨國醫藥企業在中國注冊上市了多個化學合成多肽藥物,使多肽藥物進入中國市場。20世紀90年代末,國內醫藥企業開始關注多肽藥物,1997年,國內企業自主研發上市了我國第一個多肽類新藥“注射用胸腺五肽”,開啟了中國本土的多肽藥物行業。然而受到技術條件及硬件設備的限制,諸如多肽合成儀、制備級色譜、保護氨基酸、樹脂等設備及原輔材料的供應相對不足等原因,中國企業尚難以大規模生產,直到21世紀初,各項技術配套逐漸成熟,國內開始具備大規模生產多肽藥物的能力。
2、人才支持:美國人才儲備殷實
根據QuacquarelliSymonds公司每年發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顯示,2021年生物科學QS世界排名前200的大學中,有62所大學進入生物學科QS世界排名前200,占據TOP200大學的31%。特別注意的是,與排名第二的英國差距達到了40所大學,這也進一步說明了美國生物醫藥行業就業需求強勁。而中國僅有6所大學進入生物學科QS世界排名前200,比重為3%。
3、研發創新:全球醫藥研發企業約46%位于美國,且約55%的研發項目位于美國
根據Informa的數據顯示,2020-2021年全球醫藥研發有46%的企業集中在美國,而在中國的研發企業從2020年的8%上升至2021年的9%;這也說明中國醫藥研發行業的逐步崛起。
注:左邊是2020年,右邊是2021年。
目前,全球共有18528個醫藥研發項目;其中,10260個是屬于美國,占總研發項目的55%;而中國只擁有3097個項目,占總研發項目的17%。
4、中美肽類藥物行業發展差異剖析總結
結合中美肽類藥物行業的發展歷程、人才支持、研發創新等因素來看,目前美國的肽類藥物行業發展較好,但隨著中國整體的發展,中國將會不斷拉小與美國之間的差距。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醫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醫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醫藥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