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藥妝行業下游渠道發展現狀分析 藥妝下游消費市場穩步發展【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貝泰妮(300957)、華熙生物(688363)、云南白藥(000538)、片仔癀(600436)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藥店數量、美容終端數量、電子商務交易額等
——藥妝行業產業鏈
藥妝行業上游相關企業主要有知名原材料公司格林生物、東方淼森等以及國內知名包裝材料供應商則有阿克希龍、阿蓓亞等。中游的參與企業有貝泰妮、片仔癀、云南白藥等。下游銷售渠道主要包括傳統零售以及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平臺種類繁多,以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為代表,近年來也衍生出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社交電商平臺。傳統零售渠道則主要為藥店、醫療美容機構以及中醫醫療機構等。
——藥妝下游消費市場分析
——傳統零售行業:藥店數量逐年增長
除了2016年數量有小幅下降外,2012-2018年,全國持《藥品經營許可證》證企業數量逐年增長,特別是在2017年開始實施兩票制、控費、藥占比、耗材比、抗占比、不準醫藥代表私自醫療機構推銷藥品等相關政策下,2018年全國持《藥品經營許可證》證企業數量大幅上漲,全國共有《藥品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50.8萬家。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藥品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57.33萬家。其中,零售藥店24.10萬家,占經營企業數量的42.03%,零售連鎖企業和門店數量31.92萬家,占比55.68%,批發企業1.31萬家,占比2.29%。
——傳統零售行業:美容終端機構的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醫療美容醫院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統計數據,2012-2020年,我國醫療美容終端機構的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醫療美容醫院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2020年,我國的整形美容醫院的數量為48家,美容終端診療機構數量為478家。
——傳統零售行業:中醫醫療機構逐年增加
中醫在我國的發展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我國就出現了中醫,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中醫理論就已經基本形成了,隨著之后各個朝代對于中醫理論的補充和完善。中醫歷史久遠,影響深遠,除了對于我國醫療的影響外,對于漢字文化圈同樣有著深遠的影響,諸如日本的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朝鮮的高麗醫學等等都是在中醫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發展到現在,在西醫嚴重沖擊下,我國的中醫仍然是人民群眾治療疾病的常規手段之一。截至2020年末,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72355個。
——電子商務行業:電子商務交易額逐年增加
近年來,中小企業國際環境逐漸好轉,我國政府陸續出臺財政政策加快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國內外環境均利好我國企業間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在網購市場中,企業加大移動端布局,移動購物發展迅速,成為拉動網購市場發展重要力量,進而推動電子商務整體市場增長。2020年是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積極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考驗,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7.21萬億元,全國網上零售額達11.76萬億元。
綜合來看,傳統零售行業中美容終端機構、藥店以及中醫醫療機構的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醫療美容醫院呈現先上升后小幅下降的趨勢,傳統零售渠道整體呈現穩步發展態勢,有益于藥妝線下專業化銷售。電子商務交易額逐年增加,全國網上零售額逐步增加,線上渠道逐漸成為各企業建設重點,對藥妝行業來說,線上渠道有益于產品的規模化銷售。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藥妝行業品牌競爭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藥妝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藥妝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藥妝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