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小鼠模型行業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分析 2030年市場規模約為195億元
行業主要公司:南模生物(688265)、昭衍新藥(603127)、橫豎生物(871020)、中科生物(833207)等
本文核心數據:發展現狀、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發展前景
1、小鼠系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實驗動物
當下,在哺乳類實驗動物中,實驗小鼠的應用最為廣泛。小鼠模型研究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生理生化及生長發育的調控機理和人類基本一致。因此,在小鼠基因組中引入人類疾病的致病突變,可以導致小鼠產生和臨床類似的疾病表型。小鼠是繼人類之后第二種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的哺乳動物,結果表明99%的人類蛋白編碼基因在小鼠基因組中具有同源基因,提示其在進化和功能上的高度保守性。另一方面,與非人靈長類等大動物相比,小鼠具有繁殖能力強、世代周期短、飼養成本低等突出優勢。基于上述特點,小鼠在用于解析疾病發病機理、發現潛在疾病治療靶點、驗證新藥及新型治療手段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小鼠模型的另一個特點是其遺傳背景明確。科學研究使用的小鼠絕大多數是近交系品系,同一種近交系小鼠理論上擁有的基因組DNA序列完全一致,這樣在研究中不存在由于遺傳多樣性導致的結果差異,實驗結果可以被不同實驗室重復。早在2006年,科學家就已完成15種常用小鼠近交系品系的全基因組測序,使得小鼠成為研究人類基因功能和發現疾病機制的最為理想的實驗動物。
根據2017年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發布的《中國實驗動物資源調查與發展趨勢》數據計算,實驗小鼠生產數量約占全部實驗動物生產數量的70.56%,大鼠排在第二位,占比13.66%,其他動物合計占比15.77%。因此,小鼠系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實驗動物,居于基礎性資源地位。
2、市場規模:生物科學強勁需求帶動發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全球小鼠模型的市場規模呈現穩定上升態勢;從2016年的59億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90億美元。其中,中國的小鼠模型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10億元上升至2021年的39億元。
3、競爭格局:部分企業進行供應
以人源化小鼠模型為例子,人源化小鼠模型主要由百奧賽圖、維通利華、中美冠科、賽業生物、南模生物、集萃藥康等企業進行供應。
4、前景預測:2030年市場規模約為195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在2022-2030年我國將以CAGR7.7%左右的增速從2022年的51億元上升至2030年的195億元。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實驗動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實驗動物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實驗動物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實驗動物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