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2022年廣州產業結構全景圖譜(附產業布局體系、產業空間布局、產業增加值等)
本文核心數據:廣州產業布局體系、廣州產業空間布局、細分產業布局
1、廣州產業整體規劃布局情況
(1)產業布局體系:三大支柱、八大戰略新興、五大未來
廣州是中國重要交通樞紐,國家一線重點城市。目前廣州已經形成了“三大支柱產業,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五大未來產業”架構的產業格局。“三大支柱產業”為汽車產業、電子產業和石化產業。“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產業、新材料與精細化工產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軌道交通產業以及數字創意產業。“五大未來產業”為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區塊鏈產業、量子科技產業、太赫茲產業和納米科技產業。
(2)產業空間布局:實施“一核引領、兩極帶動、三港輻射、多點支撐”戰略
在產業空間布局上,廣州構建“一核引領、兩極帶動、三港輻射、多點支撐”的產業功能布局,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經濟、樞紐經濟、特色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沿江、東南部、西部三大產業帶,實現產業協同互補、集聚集群集約發展。
廣州11個行政區各司其職,天河區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樞紐、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先鋒、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展示窗口、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樣板示范”;越秀區定位為“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范區”;海珠區定位為“數字經濟示范區、產城融合引領區、城央生態宜居區、文商旅融合樣板區”;荔灣區定位為“綜合城市功能示范區,產創聯動示范區、城市治理創新區、嶺南文化核心區、產城融合先行區”;番禺區定位為“‘華南智核’和‘灣區門戶’,優質生活圈示范區”;白云區定位為“國際空鐵水陸聯運樞紐核心區”;黃埔區定位為“科技創新引領區、現代產業體系標桿區、深化改革開放先行區、生態文明建設典范區、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區”;增城區定位為“現代化中等規模生態之城,廣州東部新動力源和增長極”;從化區定位為“鄉村振興示范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灣頂‘綠谷’、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智谷’”;花都區定位為“廣州北部人口經濟重要承載區和經濟增長極、空鐵融合樞紐型都市區”;南沙區定位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的承載區、先進制造業發展區”;增城區定位為“現代化中等規模生態之城,廣州東部新動力源和增長極”。
(3)各區重點產業全景
分區域看,天河區重點布局金融業、現代商貿業、高端專業服務業、現代都市工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太赫茲和量子通信等。白云區則重點布局現代商貿、現代物流、臨空服務、高端裝備、智能定制、美麗健康、新材料等、第三代半導體、智能汽車及自動駕駛、下一代通信、類腦智能、激光等離子體等。其它區重點產業布局情況如下:
2、廣州產業發展現狀情況
(1)產業結構:第三產業貢獻不斷提高
廣州產業結構呈現“第二、三產業主導”的格局,2021年廣州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占比合計達到99.2%。
不過,近年來隨著廣州支柱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廣州第二產業增加值近五年來波動上升,貢獻度在2020年達到最高值38.7%,而第三產業貢獻率基本穩定在70%左右(除2020年僅為57.5%)。
(2)產業體系之三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已達萬億元,汽車制造產業貢獻最大
萬億元增加值的三大支柱產業支撐著廣州產業的發展。2017年,廣州三大支柱產業增加值為9328.85億元;2021年,廣州三大支柱產業增加值高達11344.84億元,CAGR為5.01%。
注:三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當年三大支柱細分產業增加值總和/上年三大支柱細分產業增加值總和
具體來看,汽車制造產業是廣州三大支柱產業增加值貢獻最大的細分產業,2017-2021年,廣州汽車制造產業增加值均超過5000億元,2021年占三大支柱產業增加總值的53.93%。
分區域看,花都區重點發展汽車制造、計算機、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等行業,2021年產值分別為1810.09億元和111.88億元。增城區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配件、摩托車及零配件、紡織和服裝等行業,2021年產值分別為249.88億元、78.30億元和100.36億元。廣州其它區域三大支柱產業重點細分子產業發展情況如下:
(3)產業體系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占GDP30%以上,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貢獻最大
廣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位于全國領先地位。2012-2020年,廣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逐年增長,2020年廣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已經達到了7609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30.4%。
具體來看,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值貢獻最大,2020年為1471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雖然在2020年為八大廣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中為1301億元,排名第三,但在2025規劃中是目標值最高的產業,產業增加值目標高達24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3.0%。
分區域看,“十四五”期間,廣州各區的對于戰略新興產業的規劃重點不一。黃埔區的發展重點范圍最廣,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灣區半導體產業園、中新廣州知識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建設等)、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黃埔汽車產業基地)、生物醫藥與健康(壯大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國際生物醫藥價值創新園)等。其他轄區有關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重點如下:
(4)產業體系之五大未來產業:發展勢頭積極向好,黃浦區布局領域較多
近年來,廣州未來產業發展態勢積極向好。《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實施未來產業培育行動計劃,結合廣州基礎和優勢,瞄準量子科技、區塊鏈、太赫茲、天然氣水合物、納米科技等一批面向未來的前沿產業集中突破,把廣州打造成為全球重要的未來產業策源地。
在量子科技產業方面,廣州建設若干量子信息技術孵化平臺、共享共用中試平臺、產業研究院,開展量子科技領域關鍵核心工程裝備和量子精密測量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謀劃建設量子互聯網和量子通信產業園,推動量子科技向商用、民用領域普及應用,努力打造貫穿量子信息上中下游的全產業鏈條。聯合中山大學、中科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
在太赫茲產業,2019年廣州投資4億元建設空天信息研究院產業園進行太赫茲技術研究,計劃2023年完成一期工程。待園區建成投產后,年實現產值(營業收入)不低于2000萬元人民幣。
目前,黃埔區和天河區發展的未來產業較為豐富且相對先進。黃埔區坐擁全市最先進的納米研究院,致力打造“中國納米谷”;天河區憑借中國科學院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依托廣州能源研究所,在天然氣水合物產業發展超前。整體來看,廣州各區在區塊鏈產業方面發展協同性較強。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廣州市數字經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利用前瞻資訊長期對數字經濟行業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報告主要深入解析了什么是數字經濟;全球數字經濟行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