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收藏】重磅!2022年成都市金融行業產業鏈全景圖譜(附產業政策、產業鏈現狀圖譜、產業資源空間布局、產業鏈發展規劃)
行業主要企業:工商銀行(601398)、農業銀行(601288)、中國銀行(601988)、建設銀行(601939)、中信證券(600030)、中信建投(601066)、華泰證券(601688)、中國平安(601318)、中國人壽(601628)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中國證券公司經營情況;中國保險業經營情況;金融產業價值鏈;十三五”規劃時期成都市金融行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成都市全部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及其增長速度;成都市金融企業數量
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及價值鏈分布
——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2021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238.3萬億元,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64.7萬億元,流通中貨幣(M0)余額9.1萬億元
2021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238.3萬億元,比2020年末增長9.0%;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64.7萬億元,增長3.5%;流通中貨幣(M0)余額9.1萬億元,增長7.7%。
2021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31.4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2020年少3.4萬億元。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314.1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2020年末增長10.3%,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191.5萬億元,增長11.6%。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38.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0.2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32.3萬億元,增加19.7萬億元。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98.5萬億元,增加20.1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92.7萬億元,增加19.9萬億元。人民幣普惠金融貸款余額26.5萬億元,增加5.0萬億元。
——中國證券公司經營情況:2021年中國證券公司總資產為10.59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5024.10億元
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證券公司總資產為10.59萬億元,凈資產為2.57萬億元,凈資本為2.00萬億元;證券公司2021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024.10億元,同比增長12.03%;實現凈利潤1911.19億元,同比增長21.32%,凈利潤增速明顯超過收入增速,盈利狀況持續提升。
——中國保險業經營情況:2021年保險業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4.49萬億元,同比微降0.79%
銀保監會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保險業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4.49萬億元,同比微降0.79%。其中,財產險業務實現原保費收入1.17萬億元,同比下滑2.16%。人身險業務實現原保費收入3.32萬億元,同比下降0.30%,其中壽險業務原保費收入2.36萬億元,同比下降1.71%;健康險業務原保費收入8447億元,同比增長3.35%;人身意外傷害險原保費收入1210億元,同比增長3.07%。
——金融行業產業價值鏈分布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上下游行業涵蓋范圍極其廣泛,上游為提供貨幣供應的中國人民銀行,以及提供資金融通的企業、個人及金融機構等資金供給方;下游為同樣為需要自資金融通的企業、個人及金融機構等資金需求方。
金融行業中游包括傳統金融行業的“三駕馬車”銀行、證券和保險業,由金融控股、期貨、信托、租賃、金融信息服務(互聯網金融)和資產管理組成的多元金融行業。
從金融行業中游產業各環節毛利率及核心業務營收占比情況來看,證券、租賃和資產管理行業毛利率水平較高,整體處于40%以上的水平,其中證券及租賃行業毛利率變化情況較為穩定,2015-2021年間整體處于35%以上的較高水平;受近年來疫情及宏觀經濟波動等因素影響,資產管理行業毛利率由2019年的51.88%驟降至2020年的17.37%,2021年進一步降至14.24%的歷史最低點。金融控股、信托及金融信息服務行業近年來毛利率水平也受到一定影響,但是2019-2021年間毛利率下降幅度整體均穩定在5%左右水平,損失基本處于可控范圍內。
核心業務銷售占比方面,保險公司及銀行業核心業務銷售占比極高,保險行業代表性企業中國平安(601318)2015-2021年間已賺保費銷售占比達56%-70%左右水平,中國人壽(601628)2015-2021年間已賺保費銷售占比更是達到70%-83%左右。銀行業中,農商行代表性企業滬農商行(601825)2015-2021年間利息凈收入銷售占比維持在67%-82%左右水平,國有大型銀行代表性銀行工商銀行(601398)變化幅度較為穩定,整體處于69%-74%之間,股份制銀行代表性企業招商銀行(600036)2015-2021年間利息凈收入銷售占比變化情況穩定,整體維持在61%-68%之間,城商行代表性企業寧波銀行(002142)近年來利息凈收入銷售占比整體呈波動下降趨勢,2015-2021年間利息凈收入銷售占比處于55%-81%之間。期貨行業中,代表性企業永安期貨(600927)近年來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整體呈下降趨勢,且自2019年來一直穩定在2%左右的較低水平。
注:證券、多元金融(除期貨)行業毛利率采用同花順行業A股上市企業2015-2021年間整體毛利率數據統計;其他行業毛利率采用行業代表性企業2015-2021年間核心業務銷售占比數據統計。
成都市金融行業政策環境
十八大以來,中國金融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帶動社會經濟飛速發展。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相關產業發展政策及規劃,完善金融服務、防范金融風險,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2017-2021年間成都市金融業相關政策規劃發布數量均超過110條,截至10月26日,成都市2022年共有90條相關金融產業政策公布:
2020年,《成都市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0-2022年)》提出,力爭到2022年底前,建成以交子公園金融商務區為核心集聚區,多個空間梯度布局、生態體系完善、產業輻射較強的金融科技特色功能區;努力培育5-10家在國內具有行業龍頭地位的金融科技企業,推動3-5家金融科技相關企業上市。
2021年《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力爭到2025年,全國重要的經濟、科技、金融、文創、對外交往中心和國際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城市核心功能邁上新臺階,到2050年,建成泛歐泛亞區域性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文化中心,成為創新驅動、全齡友好、生活富裕、生態宜居的公園城市樣板,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天府,成為充分體現中國特色、時代特征、成都特質的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
2022年,《成都市“十四五”金融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規模優勢突出、支柱地位穩固、經濟貢獻度高、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現代金融體系,“三心三區”建設成效初步顯現。到2035年,基本確立具有較強金融資源配置能力和輻射影響力的區域金融市場地位,形成支撐區域產業發展、引領西部陸海貿易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內陸金融開放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立足西部、面向東亞和東南亞、南亞,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西部金融中心。
成都市金融行業產業鏈現狀圖譜
——成都市金融行業產業鏈(中游)圖譜
在政策指引和市場需求的驅動下,成都市金融產業鏈不斷完善,其中,傳統金融行業中的互聯網保險及保險代理類企業以及多元金融行業中的資產管理類企業數量較多;金融控股、租賃(金融)類以及保險法人機構數量也在100家左右。
注:股份制行業數量包括法人機構及分行數量,不包含支行及網點數量;證券公司及期貨公司數量包括法人機構及分公司數量,不包括營業部數量。
——成都市金融行業產業鏈(中游)企業地圖
從金融行業中游代表性企業分布地圖來看,目前成都市金融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以青羊區、武侯區和錦江區為主的成都市中心城區,以及高新區和自由貿易區。
——成都市金融行業發展載體圖譜
根據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期間,成都市將依托“五中心一樞紐”功能空間承載,建設經濟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以及綜合交通通信樞紐。金融中心方面,成都市將以交子公園金融商務區建設科技金融與金融科技中心,以成都文化金融商務區建設文化金融中心,以春熙路時尚活力區建設消費金融中心,以華西國際醫谷建設醫療健康金融中心,以白鷺灣新經濟總部功能區建設金融安全中心,以成都(青白江)國際鐵路港建設供應鏈金融。
同時,《成都市中優“十四五”規劃》明確,交子公園金融總部產業園所在的交子金融城為成都第二個城市主中心。未來,這里將打造成為以金融產業和時尚消費為主要特色的都市級商圈,建設彰顯現代文明、產城融合的高品質生活城區。《成都市“十四五”金融業發展規劃》提出,爭取小額貸款公司在成德眉資區域內開展同城化業務,允許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業務收取外幣租金,支持在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開展飛機融資租賃業務。
成都市金融產業發展現狀
——2021年成都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271.6億元,比2020年增長6.1%。
《成都市“十四五”金融業發展規劃》數據顯示,2020年,成都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114.81億元,比2015年增長73.5%,占第三產業比重達18.16%,占GDP比重達11.9%,位居中西部首位、全國前列。成都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貸款余額分別達4.37萬億元、4.11萬億元,較2015年增長48.1%、87.3%。保費收入1044.73億元,較2015年增長81.8%。金融業實現稅收286.8億元,較2015年末提升72.2%,占成都市稅收比重9.8%,位居所有行業第4。2020年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成都位居全球第43位,較2017年首次進入提升43位,創歷史新高。“十三五”規劃時期,成都市金融綜合實力顯著增強,西部金融中心地位躍升。成都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成都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271.6億元,比2020年增長6.1%。
——成都市全部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及其增長速度
截至2021年末,成都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47968億元,比2020年末增長9.9%;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46425億元,比2020年末增長12.8%。
——成都市金融新增注冊企業數量逐年遞增
根據企查貓查詢數據,截至2022年10月26日,成都金融行業相關的注冊企業共18702家,其中2020年新注冊企業數量創歷史高峰,2020年全年成都金融行業注冊企業數量為2894家,較2019年增加1567家;截至10月26日,成都2022年金融行業注冊企業數量為391家。
成都市金融產業發展前景及規劃
——成都市金融產業發展前景
《成都市“十四五”金融業發展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末期,成都市金融業增加值達2800億元,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2%;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達6.5萬億元以上,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達6.5萬億元;當年保費收入達1500億元,保險深度達6%以上。
——成都市金融產業發展規劃
發展目標方面,《成都市“十四五”金融業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成都市將從強化高端要素集成功能,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功能總部集聚中心、強化優質資本運籌功能,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金融市場交易中心、強化金融創新示范功能,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金融科技創新中心、強化實體經濟服務功能,打造全國領先的特色金融先行區、強化金融輻射帶動功能,打造全國領先的“一帶一路”金融合作區和強化生態環境營造功能,打造全國領先的金融生態示范區,共六大方向,推動成都市金融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金融行業創新趨勢與企業發展戰略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金融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金融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金融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