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2024年中國化妝品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上海家化(600315)、拉芳家化(603630)、珀萊雅(603605)、 青島金王(002094)、國藥現代(600420)、朗姿股份(002612)、青松股份(300132)、名臣健康(002919)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化妝品發展歷程;中國化妝品市場現狀
行業概況
——定義
在我國《國民經濟分類》(GB/T4754- 2017)中,將化妝品定義為以涂抹、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撒布于人體表面任何部位(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以達到清潔、消除不良氣味、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
化妝品行業產品主要分類如下:
——產業鏈剖析
化妝品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原材料行業(包括油脂、粉質、膠質、活性劑等)和包裝原材料行業(包括紙質、玻璃、塑料、鋁包裝等),行業下游則主要為商品流通行業(包括線上分銷商和線下零售商)。
行業發展歷程:國貨品牌正在崛起
1931年,我國第一個國產品牌,百雀羚成立,但受制于經濟體制,我國化妝品行業發展緩慢。直至上世紀9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我國化妝品本土品牌才正式起步。但在國門打開的同時,外資品牌也涌入中國,本土品牌一度處于弱勢。直至互聯網普及帶動電商興起,綜藝及社交媒體等新營銷當道,我國本土品牌才抓住機會破局崛起。
行業政策背景:化妝品監管逐步規范化
近年來,我國化妝品產業迅速發展,但也存在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創新能力不足、品牌認可度低、非法添加等問題,針對此,我國近年來不斷出臺政策規范行業發展。2020年,我國出臺了新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下簡稱“條例”),這是自1989年之后首次對化妝品相關行業監管規章制度進行的改革,條例中創新性提出對化妝品實行分類管理,對風險程度較高的特殊化妝品及新原料實行注冊管理,對普通化妝品及其他新原料實行備案管理;除此,條例也首次提出注冊人和備案人,并對其所負責人進行清晰界定,強化了主體責任,規范了監管體制,并加大了處罰力度,有利于促進化妝品行業規范化發展。
行業發展現狀
——化妝品直播帶貨實現大爆發
中國線上零售規模位居全球之首。2023年,我國網上零售額15.42萬億元,增長11%,連續11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8.84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3880萬人,占網民整體的82.0%,網絡購物成為中國居民主流消費方式。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23年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零售額4142億元,比上年增長5.1%。雖然化妝品類零售總額創下10年來最高值,但其增速仍未回歸到疫情前水平,增幅僅高于2022年的-4.5%。
注:“限額以上企業”指年銷售額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企業;年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上零售企業
——跨境電商興起拉動美妝出口市場逐步繁榮
2023年以來,國貨美妝在海外躥紅,并在日本、韓國以及發展潛力巨大的東南亞等地區逐步站穩了腳跟。國家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化妝品全年出口金額458.24億元,同比增長22.8%。
注:本土數據整理自海關總署統計月報-進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一欄
——市場規模不斷增大
伴隨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歐美及日韓大牌化妝品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開拓下,國內消費者的化妝品消費理念逐步增強,國內化妝品市場規模迅速擴大。
據相關機構統計數據,2011-2021年我國化妝品的市場規模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但2022年受疫情影響,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有所下降,其中彩妝由于使用場景有限,跌幅較大。前瞻初步測算,2023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在5792億元左右。
注:上表市場規模數據與報告中限額以上化妝品企業零售總額統計口徑不一致
行業競爭格局
——區域競爭格局:廣東省企業最多
化妝品生產企業主要集中華東和華南地區,集中度達到80%以上,其中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人口超過5億,部分省市城鎮化率達到65%,一定程度上影響化妝品生產企業行業布局。另外一個因素,華東和廣東等地區由于原料和裝備供應比較集中,化妝品產品生產成本整體較低,有利于行業生存,但也面臨同質化產品激烈競爭壓力。
具體來看,截止2022年12月31日,我國登記備案擁有化妝品生產許可的企業共計5512家,其中廣東省獲得生產許可企業共計3042家,在全國范圍內占據絕對優勢,占比為55.19%。
——企業競爭格局:國際品牌占優勢
國際品牌在競爭中占有較大優勢,國際品牌注重產品營銷、研發投入,產品品質有保障,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國內化妝品企業則以中小企業為主,化妝品安全問題頻出,也阻礙了國內品牌的發展。
基于相關的數據來看,中國化妝品市場主要由國際頂尖化妝品企業占據,排名前三的企業為歐萊雅、寶潔和雅詩蘭黛,市占率分別為13.3%、9.3%和5.3%。市占率排名前十品牌的國產企業僅有上海百雀羚、伽藍集團和珀萊雅,分別排名第七、第八和第九,市占率分別為1.9%、1.8%和1.5%。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近年來部分國貨品牌逐漸崛起,但國際品牌通過加快本土化營銷,加上國內消費升級,頭部品牌呈現出強者恒強的局面。2016-2022年,我國化妝品行業市場集中度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16年CR3/5/10到達低谷,分別為22.1%、27.9%和38.1%。2022年CR3/5/10分別為27.9%、33.7%和42.5%。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趨勢預測:男性護膚與香氛市場受到消費者追捧
未來化妝品行業或會有以下發展趨勢:
——發規模預測:2029年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
綜合來看,我國化妝品市場未來發展潛力較大,市場規模較大,預計在未來五年將會持續保持全球化妝品行業領軍市場的地位。而且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恢復和持續增長,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化妝品市場,未來,在即時性美容需求的推動下,以及對個性展現的追求,我國化妝品消費市場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2029年我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將達到8035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化妝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化妝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化妝品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