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領銜電商融資 中概股再升溫
中概股冰封期后的自省:誠實守信
在此之前,中概股歷經了2年的冰封期:今年上半年,只有蘭亭集勢在紐交所掛牌,2012年全年,也只有唯品會、歡聚時代2家公司赴美上市,是近幾年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最低潮。
而這個低潮,源自于2011年以來香櫞、渾水等機構對中概股的大范圍“獵殺”。這些國際資本玩家對中概股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做空狂潮,通過發布研究報告質疑中國公司的財務、誠信、管理等問題,拉低中概股的股價,蒸發中國公司的財富,并逼迫中國公司退出海外資本市場。
僅2011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退市數量超過20多家。2013年上半年,這一態勢開始有所回暖。不過,近期渾水的再度來襲又給市場帶來不小沖擊。
以北京網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為例,這是一家移動互聯網整合服務商,于2011年5月5日登陸美國紐交所。今年10月25日,就在網秦將要發布三季財報的前一個月的敏感時期,網秦遭遇做空機構渾水的“攪局”。該機構發布了一份81頁報告,將網秦稱之為“大騙子”,最大客戶就是自己本身。自此之后,網秦股價已經下跌了40%以上。
前瞻投顧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無論是在國內上市,還是在境外上市,遵守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都是最根本的,渾水摸魚、心存僥幸終將付出代價。而且,美股市場比A股更透明,也更注重信息披露,制度規范更完善,對上市公司的投資者關系管理要求更高,擬赴美上市的企業必須認清這一點現實。
同時,風險和收益往往是共存的,相較于A股,赴美上市可能稍顯容易,美國資本市場環境也較為寬松,尤其是科技版塊,融資效果頗為樂觀,但是相應的風險也更大,包括被機構媒體質疑的風險,以及退市的風險。
因此,海外投資者對中概股的態度,無論是現在的熱捧,還是曾經的無情“做空”,都是成熟資本市場投資者對高風險和高收益共存機制所表現出來的市場化選擇。作為擬赴美上市企業,如果自身存在不規范行為,運營存在風險漏洞,無疑,被“做空”的風險是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反之,真正有實力的、規范的優質公司,無論外界如何質疑,公道自在人心。
前瞻投顧相信,中概股的誠信體系仍在重建中,這需要每一支中概股的積極參與,也需要廣大擬沖擊美股的中國創業者,樹立誠實守信的創業準則。
《紐約時報》指出,58同城和去哪兒網上市之初的表現良好,意味著兩年前的審計風波引發的中概股“冰封期”已開始解凍。中國企業再度活躍海外是好事,但須吸取此前的教訓,切勿再度陷入信任危機。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