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新規能否打造行業新出路?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鋼鐵行業新規,加強對鋼鐵行業管理,以推進國內“綠色鋼鐵”道路的建設。一段時間以來,產能過剩一直困擾著鋼鐵行業,而且近段時間鋼鐵產品的價格下跌更是讓鋼鐵行業的發展雪上加霜。《規范條件》對進一步加強對鋼鐵行業的管理、規范現有鋼鐵企業生產經營秩序十分必要。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與2010年發布的《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相比,《規范條件》在諸多方面發生了變化。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國清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變化還是主要表現在產品質量、環境保護、能源消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工藝與裝備4個方面。
首先,產品質量上,《規范條件》增加了嚴禁生產一級螺紋鋼筋、二級螺紋鋼筋(限定在2013年后)、熱軋硅鋼片等,以三級螺紋鋼來代替。
王國清表示,“推廣減量化的使用鋼材(3232,-20.00,-0.62%)是我國鋼產品結構調整的方向之一。”由于三級螺紋鋼的強度高、綜合力學性能好,因此,3噸的一二級螺紋鋼可以用二點幾噸的三級螺紋鋼代替。對于60%以上的鐵礦石都依賴進口的我們國家來講,生產三級螺紋鋼對于節能減排的實行是有直接作用的。
其次,環境保護方面,提高噸鋼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標準,由1.8千克降低到1.63千克。同時,降低噸鋼煙粉塵排放量標準,原來是不超過1公斤,現在達到1.19公斤。
對此,王國清表示,鋼鐵工業作為二氧化硫排放量很大的一個行業,其排放標準的提高對于我們大氣的保護有很重要的意義,從而進一步減輕對人體與植物的傷害。
再次,能源消耗和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噸鋼的耗新水標準提高了,由原來的不超過5立方米,到修訂后不超過4.1立方米。同時,在固體廢棄物方面,標準由原來的高爐渣綜合利用率不低于97%,轉爐渣不低于60%,電爐渣不低于50%,到新標準整體改為了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不低于94%。
最后,在工藝與裝備方面,《規范條件》將高合金鋼的電爐工程容量增加到10噸以上,修改了之前的整體電爐的工程容量30噸以上的規定,這也是對高合金電爐的變壓器容量進行了一個限定,也增加了球團豎爐8平方米以上的限定指標。
這些舉措對于節約能源、資源,實現能源、資源的高效能利用,進而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更好地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對于《規范條件》這些新內容的提出,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是產品質量、環境保護、能源消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工藝與裝備四個方面都在不同程度地采取“減量化”的措施。
王國清在談到三級螺紋鋼代替二級螺紋鋼時舉例說:“如果用三級螺紋鋼來代替二級螺紋鋼的話,平均可以節約鋼材12%以上的比例,如果到2015年我們國家建筑用高強鋼筋所占的比例提高到65%,我們當年可以減少使用鋼筋約1000萬噸,相應可以減少鐵礦石消耗1600萬噸,也能夠節約600多萬噸的標準煤,同時能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萬噸。”
《規范條件》通過相關規定與法律手段,對鋼鐵工業采取減量化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對生產進行約束,并有效節能減排,推進環保建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