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的新困境:公務車市場受冷落
與此同時,一直與奧迪搶食中國高端車市場的寶馬,2013年上半年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銷量為170700輛,同比增長15.7%。
緊隨者寶馬
奔馳雖然在銷售量上還不能像寶馬一樣可以跟奧迪相媲美,但雙方的競爭并沒有松懈。2013年5月17日,好萊塢科幻大片《星際迷航之暗黑無界》(Star Trek)在美國上映。一段由《星際迷航》兩位主角飾演者主演的奧迪廣告片也隨之被熱炒。
因為諸多原因,奔馳一直未能趕超奧迪,但奧迪從不敢輕視奔馳的實力。對奧迪而言,更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還是寶馬。
6年前,奧迪無論是在銷量還是在名氣方面都落后于寶馬。但中國市場除外,2006年,奧迪在中國售出81708輛汽車,而寶馬只售出36357輛。相差不止一倍。但美國卻是奧迪的弱點。為了贏得美國市場,奧迪針對美國市場投放的車型數量增加了近一倍,并在過去3年鼓動其美國經銷商投資約2.06億美元,修建寬敞明亮的新展廳。奧迪試圖在美國消費者心中打造出一種新貴形象,與那些出身更高貴的競爭車型相抗衡,利用崇尚高端且極簡設計的奢華風。
奧迪的策略有所回報。2013年前兩個月,奧迪在美國的銷量增加了17%,占美國進口豪車市場的份額增至10.1%,較2006年的5.8%增加了近一倍。在全球市場,奧迪銷量增加了近10%,至221800輛,比寶馬少400輛。
與奧迪在美國作為寶馬的辛苦追隨者境況不同的是,奧迪在中國一直遙遙領先于寶馬。這也源于其比寶馬更早進入中國。1986年,奧迪與中國進行首次正式接觸,開始在長春與一汽共同進行一項技術的可行性研究。在此后兩年中,奧迪轎車的技術開發工作繼續進行,并于1988年授予一汽生產許可證。當年共組裝了499輛汽車。
5年后,奧迪加入一汽大眾。而如今最受歡迎的奧迪A6的下線是又一個6年后。奧迪與一汽的合作經過了十幾年才最終合資建廠,除了奧迪希望通過全球統一標準的高水平產品,提升自己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一汽也希望通過生產一款全球最先進的高檔汽車來提升自己的能力這兩個原因之外,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葛樹文在回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的采訪中稱:“盡管合作中面臨很多挑戰和困難,但雙方的使命感,使得雙方最終達成共識,實現了共贏。”
盡管奧迪在中國建廠經歷了10多年的難題挑戰,但還是比寶馬與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晨汽車)合資組建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早了4年。當年,寶馬在華售出18679輛汽車(含寶馬和MINI),而奧迪銷售量為63531輛,是寶馬的近4倍。
但寶馬是奧迪在中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從奧迪歷年的財報數據來看,銷售增長率最高為2011年的37.3%,最低為2006年的9.0%。而寶馬在中國銷售量的增長率最高達87%(2010年),除了2004年的增長率為負,此后年份的最低增長率也高達28%(2008年)。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