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技術受制于人 國內LED企業在下游市場掙扎
作為新興產業,近兩年國內LED產業受到投資機構追捧,但投資規模過度擴張導致整個行業泡沫隱現。
全球市場:下半年略顯“疲態”
歐司朗普通照明部首席執行官芬內曼說:“在今天,全球照明所需能源消費占全球電氣能源消費的20%。在美國,照明的能源消耗占商業建筑電氣消耗的30%還多,基于商業樓宇提高能源效率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顯然,世界市場上,各家公司對LED產業的偏愛并非偶然。業內人士表示,從節能到環保,LED產業都具有革命性意義。之所以廣受偏愛,是因為它相比傳統照明能夠節省至少3倍的能效。而且,LED產業在工藝上相對于以前也有非常大的進步,具有光效高、耗電少、壽命長、易控制、免維護、安全環保的特點。
目前來看,受宏觀經濟影響,今年下半年,LED行業景氣度并不樂觀,下游需求將承載很大的行業壓力。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強,LED終端需求前景疲軟,廠商規模化削減產能,供應商庫存天數也隨之下降。但與此同時,由于渠道流通周期不斷縮短,效率有了大幅提升,交貨期普遍縮短,客戶等待時間降低,因此,當前庫存狀態并未給市場帶來較大的影響,相反,市場靈活性更強。
中國企業:在下游市場苦苦掙扎
“十二五”期間,LED光源技術被中國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1月至7月,中國LED行業計劃新增投資總額達1256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LED產業上游襯底和外延芯片是投資的重點和熱點,企業狂奔突進的勢頭依然不減。但是,LED產業在中國雖然表面上發展得熱火朝天,產業短板卻也隨之浮現。業內人士表示,在整個產業鏈中,上游的利潤回報最高,但該領域的核心專利技術卻掌握在日本日亞(Nichia)、美國科銳(Cree)、德國歐司朗等海外巨頭手中。而在外延片和芯片領域,美國和日本企業處于壟斷優勢,拿走了60%以上的利潤。中國大部分LED企業,只能在產業鏈末端的封裝領域,爭奪余下不到40%的利潤。雪上加霜的是,就算是這僅存的下游市場,中國企業經營起來也并不是那么自如。
“下游市場顯然沒有打開。”業內人士說,中國企業的LED產品更多依靠當地政府的市政工程進行消化,昂貴的價格使得LED進入民用市場依然遙不可及。而受到國際市場疲弱影響,中國LED產品的出口也遭遇不暢。在需求刺激不利的情況下,LED產品價格下滑成為市場的主要表現,從目前各廠商的投資計劃來看,未來兩三年內,中國LED產業將出現大規模的產能釋放,且隨著產品國產化率的提升,各環節產品價格的下降將是市場的長久趨勢。
據悉,國內LED企業大概有4000多家,但從事上游產業的不多,整體行業代工過重,因此超過九成的企業只能在30%的利潤市場殘酷搏殺。業內人士表示,必須掌握高端技術,中國LED照明企業才不會受制于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