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休閑食品遭外資擠壓 面臨成長壓力
產品貼近本土生活
為了促進食品工業發展,去年年底,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布的《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繼續發揮中央和地方財政對食品工業的指導和支持作用,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食品加工產業集群以及自主品牌建設等重點項目建設。到2015年,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12.3萬億元,增長100%,年均增長15%。
今年年初,商務部發布了《關于“十二五”時期促進零售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加快完善促進中小零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破除投資障礙,降低經營負擔,緩解融資困難。
“國家相關部門對食品工業以及零售業十二五規劃發布,或將對我國休閑食品行業發展和融資提供便利條件。 ”
業內人士認為,面對國際食品巨頭對國內休閑食品市場份額的爭奪,本土品牌在產品品類、包裝、一二線市場渠道鋪設等方面并不遜色,只是由于起步時間較晚,本土品牌產品研發和投入不夠,產品質量提升仍有上升空間,日后其在三四線城市渠道下沉成功與否,將成為市場競爭的勝敗關鍵。
另外,業內人士表示,相對于外資品牌對國內地域文化匱乏,與當地大型經銷商溝通不暢、對終端便利店優惠不足等問題,本土企業則更具優勢,有望在資本的推動下占領國內更大市場。
對于在外資、合資企業占主導的市場格局下,國內企業在市場上如何實現突破,丁放認為,本土企業成長空間主要在于開發具有歷史文化背景、貼近當地風俗習慣的特色產品。
丁放建議,本土企業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可加快行業兼并重組,擴大市場份額,同時正對國內市場需求,開發產品,這樣才能產銷對路,在競爭中占據主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