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北”風電業棄風嚴重 損失66億
風電行業是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推廣的行業之一,近年來我國風電業發展迅速,但問題也逐步凸顯。據前瞻網記者獲悉,2011年我國“三北”地區棄風電量達123億千瓦時,棄風電量對應電費損失約66億元,風電棄風問題亟待解決。
風電是技術最為成熟、開發規模最大的清潔可再生能源。近年來,我國風電規模已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電監會發布的報告顯示,東北、華北、西北“三北”地區并網裝機容量和發電量都占全國85%以上,風電發展成效明顯。但“三北”地區部分省區風電消納情況不佳,棄風情況比較嚴重,棄風率約16%。
所謂棄風,是指在風電發展初期,風機處于正常情況下,由于當地電網接納能力不足、風電場建設工期不匹配和風電不穩定等自身特點導致的部分風電場風機暫停的現象。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011年,“三北”地區風電場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907小時,同比降低266小時;棄風電量達123億千瓦時,棄風率約16%,棄風電量對應電費損失約66億元。
報告指出,部分地區風電開發規劃、建設時序不斷調整,與電網規劃不協調,無法統籌考慮風電送出。以河北為例,目前河北已投產、核準和取得路條文件的風電裝機容量已達到1490萬千瓦,遠超過原規劃2015年達到1013萬千瓦裝機容量的目標,原有輸電規劃遠不能滿足風電發展需求。
此外,風電項目建設周期短,而相應配套送出電網工程建設周期長,建設不同步成為影響風電消納的又一因素。以寧夏為例,目前只有153萬千瓦風電項目落實了電網接入條件,占全部項目的三分之一。
同時,風電本地消納市場空間有限、部分地區輸送通道能力不足、系統調峰困難導致風電運行受阻、促進風電消納的市場和各類電源協調運行機制尚不健全等也都導致棄風問題愈發嚴重。
對此,電監會建議,通過加強風電電源、電網統一規劃,加快風電項目、輸電工程的配套核準建設,加強和優化風力發電調度工作,完善價格財稅政策等措施,進一步消納風電,推進風電棄風問題的解決。業內人士表示,風電建設速度與電網建設速度不同步,加劇了部分地區運行受阻現象,這對風電行業發展極為不利。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