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價大蔥看農業發展困局
天價大蔥
近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大蔥價格大漲,風頭甚至超過肉禽和雞蛋。
大蔥漲價,民眾很心慌,恐怕重現“蒜你狠”、“逗你玩”、“姜你軍”、“糖高宗”等物價輪番瘋狂上漲的局面。當然這樣的擔心是來自于民眾的第一感應,其實這次“天價大蔥”的出現并沒有想象中的可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天價大蔥的出現,按照經濟學的原理分析就是供需雙方之間的失衡,也就是市場上的供應量遠遠小于居民的消費需求。因此,解決市場運行機制產生的供需的失衡問題要遠比解決游資炒作下的農產品暴漲要簡單、輕易的多。
在大蔥的供應源頭來看,農民之所以選擇了減產大蔥種植規模是由于大蔥價格的不斷下跌挫傷了農戶種植的積極性,菜賤傷農的古老戲碼在大蔥市場上重演。總之一句話,就是農民屬于信息的弱勢群體,他們無法提前預知市場行情與規避市場風險,經營活動總是嚴重滯后于當前市場的需求。
菜農的悲劇如何去化解,政府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比如鼓勵大型超市開展“農超對接”的“活雷鋒”幫扶活動、對農產品的運輸實行特殊的綠色通道優惠措施。政府的一系列的幫扶固然可以化解一時燃眉之急,卻始終無法真正讓菜農擺脫每隔幾年周期性的谷賤傷農悲劇。
政府的幫扶舉措之所以無法奏效,根源在于小農經濟特殊的發展模式制約了幫扶的作用,根本無法解決中國農業的瓶頸問題。因此解決農民的谷賤傷農的悲劇,還必須“解鈴還須系鈴人”,從小農經濟本身找問題、做文章。那就是如何整合分散小農經濟形成集體化的農莊經濟,從而增強市場上的抵御風險沖擊的能力,比如日本建立的農協,通過農協組織小農生產者成為信息與技術的主要溝通渠道。這就是一個成功的范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