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個人賬戶空賬突破兩萬億 14省份收不抵支
12月17日,由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后簡稱《報告》)顯示,2011年記賬額達到24859億,空賬額達22156億。個人賬戶空賬額繼2007年突破萬億大關后,再次突破兩萬億。
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呂井海表示,養老金空賬的成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我國社保制度建立較晚,很多以前退休的人員根本就沒有繳費并參保;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家連續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提高養老金,養老金支出發生巨大變化,使得國家財政無法在短期內解決空賬問題。
據統計,如果剔除財政補貼,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達到14個,收支缺口達到767億元;其中,五個省份的收支缺口達到50億以上,遼寧和黑龍江甚至超過100億元。
由于我國養老基金的結構、投資管理體制相對落后,未來面臨巨大的隱性債務和養老金缺口。專家呼吁,耽誤之急是擴大養老金的投資渠道。
《報告》顯示,雖然進入資本市場進行投資運營的具體手段有所不同,但是在投資過程中企業年金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都實現了保值增值,并取得較好收益。這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前實際上處于縮水和貶值的狀態形成鮮明對比。
因此,我國養老金應建設多層次社保體系,盡早明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的投資運營機構,并在保障基金安全的前提下,不斷擴大養老金投資渠道,同時擴大基金的籌資來源。
不過,解決收不抵支狀況的根本出路在于實現全國統籌。
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告訴前瞻網記者,我國養老保險收不抵支的原因主要有四個:一是各地的歷史債務不同,二是各地贍養率不同,三是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四是勞動力流動的空間分布、聚集狀況不同。而地區間養老保險制度卻潛伏著財務失衡的巨大風險。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特別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推進五省市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