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那些可能在2014年退出中國市場的化妝品品牌
小護士被歐萊雅收購后能見度迅速降低
1、小護士
2004年被歐萊雅收購的第一個中國知名化妝品品牌,隨后被納入大眾化妝品部,與卡尼爾共享研發中心資源。在收購近十年里,小護士成了本土品牌被收購后雪藏的典型案例。在渠道資源被卡尼爾和巴黎歐萊雅等逐漸取代完畢,小護士的利用價值似乎已經不存在。“網點數量不多,坪效產出不高,即便升級過新的形象,還是做不好,撤是早晚的事。”這是某渠道商無奈地評價。
2、旁氏
作為聯合利華旗下歷史悠久的品牌,擁有皇室血統的旁氏行銷全世界120年卻沒能在中國“吃得開”。北方某市級代理商點評多年合作感受是:“這是一個品質很好的品牌,但廠家卻在以做洗滌品的思路做膏霜的生意。”而據最新的消息,旁氏在日前南京召開的渠道商會議上,已明確表示將全國所有KA賣場和專營店的柜臺撤出。“口口聲聲要做好,不投入資源,更沒有業務員進行市場維護,渠道商沒有利潤也沒有服務,會好好做嗎?”該代理商表示,他運作的省會城市500家網點,全年的回款居然不足300萬元。
3、紅地球
在2011年之前,來自澳洲的彩妝品牌紅地球曾由一個叫做華潤思捷的投資公司全面代理在華運作業務,此后,中國總代理權轉到了某河南聯合代理公司手中。西北某代理商告訴記者,他在2008-2011年做了三年的紅地球區域代理,但品牌的銷售非常不好,在百貨店的單柜月均銷售僅有7、8萬元。
“其實產品系列結構和質量都沒有任何問題,主要原因還是經營模式的問題,代理公司的管理能力不夠專業。”該代理商說,中國總代理商一直沒有認真做好市場推廣,對渠道商的服務也不到位,終端動銷活動策劃更是從未用過心思,這直接導致了品牌知名度很低,且全國網點鋪設非常有限。據悉,2012年,紅地球澳洲公司嘗試在華進行直營。“已經做壞的牌子,沒信心再接。”當該品牌再次找到上述代理商時候,被直接拒絕。
4、高絲
1988年高絲化妝品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公司除了引進了日本原裝的美諦高絲、雪肌精,還相繼推出了艾文莉、蘭皙歐、萊菲等合資品牌。然而,單品牌知名度不高,渠道布點和銷售業績都不甚理想,而且發展形勢可謂每況愈下。
就目前情況看,高絲旗下產品在專營店渠道中的布點逐漸減少,百貨店中合資品牌已被剝離得寥寥,就算是進口品的日子也不好過。據悉,高絲在北方的銷售比南方市場略好,以美諦高絲為例,其在北方百貨柜的月均銷售額為15-20萬元,在最差的西南地區月均銷售額不足10萬元,甚至遜色于不少剛剛殺入百貨渠道的中國本土品牌,在百貨中常遇到被清場的尷尬。
5、佳麗寶
2013年是佳麗寶的多事之秋,以“技術的佳麗寶”著稱的企業卻因為配方引起的白斑事件遭受信譽危機,從日本引發的召回門使本不靚麗的公司業績“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借“白斑事件”花王集團決定縮小佳麗寶的事業規模,并從2014年1月開始,將花王的化妝品事業和佳麗寶的研究生產部門進行合并。此外,花王還計劃對佳麗寶的銷售部門進行整合。
讓一個本來在中國表現就不好,在中國二十年都沒干出什么好成績的“花王”,完全掌控了佳麗寶的研發和營銷后,佳麗寶在中國的未來真的充滿變數。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