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遇難題 技術風險和延期損失由誰擔?
港珠澳大橋原計劃總工期為六年,預計2015年至2016年建成通車,2010年該大橋香港段曾因一位香港老太的司法復核申請而被延遲,此后延誤了一年,2015年已經無望建成。如今又因為技術難題又要延期,2016年底建成的希望也基本喪失了。
港珠澳大橋再延期,2016年建成基本無望
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洪春在11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港珠澳大橋是一個世紀工程,其海底沉管的沉放,甚至比“嫦娥”和“天宮”對接的難度還要大。“一共33個(海底沉管),現在才安放了14個。去年10月份本來是要放到第15節沉管的,但它的泥沙淤積量突然發生了跟前14節完全不一樣的情況。原因分析了3個月,各種模擬、衛星掃描,還有氣象潮汐分析,我們用了超級計算機,最后還沒有確定究竟是哪些原因綜合作用,實在是太難了!”李春洪坦言,港珠澳大橋2016年底全部建成通車,困難很大很大。
除了希望通車后自駕出行見識一下這項“世紀工程”的人們被澆了一頭冷水,工程延期實際上還伴有一系列可能的后果。
暫無網友的評論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風口關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