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價格跌去28% 10年后才可能告別高價時代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進口鐵礦石的價格為130美元/噸,較上個月下降了28%。這個數據讓國內鋼鐵企業頗為興奮,很多人據此認為,鐵礦石即將告別高價時代。
鋼廠限購鐵礦石防損失
對不少鐵礦石商人來說,10月份鐵礦石價格從180美元每噸的跌落到130美元左右,至今,一直在這個價位徘徊。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11月28日發布的鐵礦石價格指數顯示:國產鐵礦石平均價格為1008.73元/噸,環比每噸上升8.03元;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格為136 .47美元/噸,環比每噸上升8.03美元,折人民幣含稅價格為1014.76元/噸,環比每噸上升59.76元。
湘財祈年期貨分析師高亢分析認為,鐵礦石現貨價格暴跌30%,有存貨的貿易商更多的是考慮資金成本問題;另一方面,國家對房產和高鐵調控措施趨緊,鐵礦石庫存大,短期的供過于求,鐵礦石市場將持續“寒冬”。
而據11月29日新華社發布的“新華-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日前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沿海25港口)為1 0 0 8 7萬噸,周環比下降0.97%.億噸鐵礦石庫存僵局的背景是鋼廠限購防損。南都網引述唐山新寶泰鋼鐵公司原料采購處林處長介紹,進口鐵礦石價格比內礦還便宜,幾乎所有的鋼廠都使用全外礦,但不少鋼廠正接近虧損,只能限產縮小產量,據悉,今年前9月份77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僅為2.99%,前三季度鋼鐵行業利潤增長21.3%,遠低于去年同期的70.4%.
中鋼協11月28日的統計數據亦佐證了上述說法。11月中旬重點統計會員企業粗鋼日均產量為148.4萬噸,預估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166.37萬噸,大幅低于10月份日均210萬噸的產量,創年內產量新低。
指數定價更趨向于現貨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鐵礦石價格回落,一年一度的鐵礦石價格談判能否挽回話語權,備受關注。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前秘書長羅冰生表示,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取而代之的是三大礦山單方面執行的指數定價。國際礦山已不再和鋼廠協商鐵礦石供應價格,只是在漲價前將報價告知鋼廠。這意味著,中國鋼鐵業已在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中完全“失聲”,更趨向于現貨市場。
目前,國際上擁有三大鐵礦石指數,普氏指數、T SI指數和M B指數。東方證券分析師楊寶峰認為,鐵礦石長協談判破裂后,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仍是重要依據。據普氏指數公布的指數定價細節,以必和必拓為例,下游客戶可在短期、月度、季度三種定價方式中進行選擇。具體來說,如果鋼廠選擇月度定價,企業3月份的協議礦價格就將以2月1日-15日期間的普氏均價作為臨時價格,至2月結束時,再以2月全月的普氏均價作為結算價。
鐵礦石暴跌后來年的價格會如何?世界最大鐵礦石供應商淡水河谷的鐵礦石及策略執行董事稱,今年多數時候,鐵礦石價格約在180美元/噸,他認為明年價格區間應在120-180美元/噸,并表示對全球鋼消費和產量的上升保持樂觀。
鐵礦石10年后真正降價
事實上,長期看,鐵礦石價格回歸到合理水平符合整個產業鏈的共同利益。但目前鐵礦石價格出現實質下降的可能性非常小。
一個普遍被接受的觀點是,中國需求是鐵礦石維持高價的最主要原因,換句話說,只有中國需求下降鐵礦石才有可能告別高價時代,而現在,中國仍處于城市化初級階段,隨著中國城市化的不斷推進,相應的鐵礦石需求必然進一步增長,據預計10年后需求才可能見頂,在此期間,鐵礦石價格不會下降。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