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行業動蕩 誰將是下一個倒下的?
一有企業倒閉就歸咎于整體經濟環境和行業發展低谷,這樣的判斷顯然太武斷和以偏概全了。
1月12日,有媒體透露,平安集團有意將所持的一號店股權悉數讓出。而就在3天前,另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品聚網也貼出公告,稱由于投資方投資款未能到位,公司已著手進行清算。與此同時,已有多家電商網站在2011年先后倒閉。業內已經開始猜測,下一個倒閉的是誰?
電商的冬天來了?電商自己并不這么看。按照凡客老板陳年的說法,不僅是凡客,整個電商的盤子整體還太小,還根本不到能說冬天的時候。
“目前的情況只能說是‘電商春天’中的一個氣溫下降,中國電商總體發展依然被我們看好。”業內專家表示,“一些細分的盈利模式更明確的電商會更受到青睞。”
運營成本陡升
電子商務銷售由于無需支付店面租金及相關人員費用而顯得成本低廉,但這一優勢在這一輪的電商投資熱潮中已經蕩然無存。
“根據統計,原先我們每拓展一個消費客戶的成本在50-70元左右,但現在可能需要200-300元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業內一公司負責人表示,“同樣地,以前一個8萬元的網絡廣告位,現在則開出了200萬元的價格。”
除此之外,據了解,電子商務行業人才的成本也在近幾年不斷攀升。“電商人才的成本同樣存在很大的泡沫,有電子商務從業經歷的人才此前可能只有十幾萬的年薪,但如今我們需要幾十萬甚至近百萬才能請得動。”上述人士表示,“電商銷售的產品價格,由于這個行業參與者的增加而不斷下降,而運營成本卻在成倍增長,這并不是個好現象。”
進入差錢時代
其實,品聚網并非個案,米粒商城、西米網、大貨棧、有品網等電子商務網站已在2011年先后倒閉。未倒閉的電商日子也不好過。據悉,2011年凡客誠品或將虧損6億元,當當網去年第三季度也虧損7340萬元。
雖然2011年上半年,國內電商網站激情高漲,在資本推手的推動下,眾多電商網站紛紛宣布成功融資,并發布自己的“燒錢”戰略,但在2011年下半年之后,受窩窩團IPO遭多家經銷商拒絕而上市失敗的影響,投資界開始謹慎對待電商網站的投入,到后來拉手網IPO失敗、凡客暫停IPO及2011年末的虧損風波,電商網站不可避免地開始收緊錢袋熬日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進入下半年以來,國內電商市場融資情況走入低潮,除了有限的幾家獨立B2C網站獲得有限融資外,同上半年般的火爆格局成鮮明對比:上半年電商一共融資44筆,總計18.3億美元。而下半年減至19筆,總計6.5億美元。
回歸盈利本質
無論冬天與否,電商必須拿出應對策略。比如,在降低成本方面,麥考林公共關系總監印英就表示:“做好用戶體驗,選擇一些性價比更高的廣告宣傳方式,是我們面對整個行業運營成本上升的方法。”
節約成本只是第一步,現實在警告電商,再不盈利,投資商就失去耐心了。“現在是電商和投資資本共同回歸‘盈利’這個本質的時候了。”肖恩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孫偉強表示,“倒閉就歸罪于行業低谷或者經濟環境,這并不客觀。作為電商來說,做好客戶體驗,練就供應鏈及整個系統良性運作的內功是更務實的做法。作為投資資本來說,要么放棄,要么與電商一起發展,而不一味地要求規模和占有率,反而更是一種理性逐利的回歸。此次傳言中平安撤出一號店,應該也是這種回歸的表現。”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