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將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消息顯示,環保部正研究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確認稱,比較明確的說法是,“十二五”期間,國家希望東部的一些地區,所有的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水平能夠達到一級B標準。
對于剛剛迎來新的近4300億市場空間的污水處理行業來說,這無疑是另外一個利好消息。
提標勢在必行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對于業內人士而言,這既是“兵臨城下”的棘手難題,又是“送到嘴邊”的大塊蛋糕。
今年5月,國務院出臺《“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下稱《規劃》)稱,“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投資近4300億元。
根據我國現行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下稱《標準》)規定,根據不同工藝對污水處理程度和收納水體功能,對常規污染物排放標準分為三級:一級標準、二級標準、三級標準。其中一級標準又分為A標準和B標準。目前國內大部分污水處理廠普遍要求出水水質要滿足二級標準,處理工藝普遍采用活性污泥法。
即便是經濟發達的上海,張全表示,到目前為止,實際上還沒有完全做到,因為一些老的污水處理廠本身的執行標準就是二級標準。
“污水廠的提標工作,我們實際上在年初已經開始進行研究,現在看來難度是比較大的。”雖然如此,張全表示,會積極努力,通過一定的升級改造和擴建措施,達到一級B。
張全也表示,一級A的標準可能要到“十三五”才能提出。他表示,上海前幾年已經做了一定的技術儲備,因此從技術上來看,應該說都是能做到的,只是由于一些污水處理廠是按照BOT、BOO等市場方式來運行的,要按照特許經營合同來進行水價的研究。
污水資源化是污水處理行業普遍看好的發展方向之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廢水回收,把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水引到預定的凈化系統中,采用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的方法進行處理,使其達到可以重新利用標準的整個過程。
要實現污水資源化,則要求出水水質達到一級標準,處理工藝則采用深度處理或二級強化處理。深度處理技術主要有化學混凝法、過濾吸附法、膜法、氧化和消毒技術等。以膜技術為例,目前全國污水處理市場中,該技術的市場份額占有4%~5%。
“盡管比例不高,但增速非常快。我們認為潛力還是非常大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何愿平說,從整個污水處理行業來看,70%以上采用的是傳統技術,因此如果只做傳統技術,實際上也僅有20%多的市場空間。鑒于此,碧水源公司的市場方向主要是大城市的老污水處理廠的改造升級。“對我們來說,這個市場是100%的。”何愿平說。
《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再生水利用率力爭提高到15%,而該指標在2010年則是不足10%。何愿平說,這一行業才剛剛開始,就好像飛機在跑道上加速。而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也將是一個很大的空間。
作為擁有全球三大水務公司之一的威立雅環境集團,其董事會主席兼CEO安東尼·弗萊羅日前也表示,“水是非常寶貴的,只使用一次太可惜了。”他們正在中國推廣新技術,一方面降低工業用水,比如在天津堿廠,就通過去鹽鹽和冷卻水技術,使得對原水的采用量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也在尋找水中的資源。
“4月,我們在歐洲布魯塞爾,簽訂了一個新的合同。這個合同實際上是世界首例的合同,我們從污水廠的淤泥當中,通過生物技術成功從中提煉出生物塑料,可以代替用石油來生產塑料這樣一個新的工藝。”而這無疑將開啟一個新的寶藏。
提標非普適
但是,一位長期從事環境工程和水污染控制的專家表示,污水處理不單純是資金和技術的問題,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整個制度體系的建設。“并非提高標準就是好的,要結合不同城市的特點,用有限的資金,抓主要矛盾。”
該專家表示,提高污水處理標準的初衷是希望全國的河流變清澈。但事實上,問題并非這樣簡單。
以上海為例,大部分污水處理廠的尾水并沒有排到黃浦江,而是排到海里。因此,即便是將標準提高到一級A或者一級B,改善的是沿海水質,對上海內河水質的改善微乎其微。同時,東海環境的污染90%以上是由長江水帶來,上海排污對其的影響非常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