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部體制改革10月前落地 成立三大集團助力政企分開
資產與債務
前瞻網了解到,2010年初鐵道部改革方案曾將分成兩步,第一步是精干主業、分離輔業,第二步是在中央成立中國鐵道集團,在地方成立五大區域公司,實現政企分離。
其中,在地方成立的五大區域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經營所在區域鐵路資產,區域集團由中國鐵道集團公司控股,各省國資委參股,部分試點地區還可引入國外戰略投資伙伴。
但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認為,成立五大區域集團公司,更多涉及到運營,是在現有的路局基礎上合并成立公司,更多的基礎性優勢是運輸。但在建設、投資兩方面,仍然存在問題,新成立的公司沒有資金籌措和資本運作經驗,也缺乏轄內線路的建設規劃經驗,很難完成未來的發展任務。而按照投資、建設、運營來成立三大集團,比上述方式更能解決投融資和鐵路資產負債問題。
他表示,目前鐵道部因政企不分導致融資困難,也因為融資政策及與相關企業的多年深厚來往,外部資本被排擠很難進入這個圈子。未來鐵路投資集團以公司的名義在市場上融資,顯然比鐵道部自己出面好得多。
據前瞻網了解,截至今年3月底,鐵道部總資產為 40084.14億元,總負債為24298.36萬億,負債率升至60.62%。
由于鐵道部負債率高升,現有高鐵盈利時間較遠,鐵道部自籌資金較少等因素,導致鐵道部融資成為一大困難。從去年后半年開始,鐵道部從銀行融資的渠道幾乎被冰封。
由于資金壓力,及鐵路建設過度超前,從2011年開始,鐵路的基礎建設資金由7000億急速下降為4690億,今年建設資金再度減少為4060億。
而從去年開始,鐵道部發債的壓力也急劇加大,甚至流標。在社會融資方面,由于鐵路體制的政企不分,多數社會資本不愿進入也無法進入。由此造成的資金困境,成為“十二五”時期鐵路建設持續發展的攔路虎。
據一位長期研究鐵路的法律人士介紹,目前政府部門債務的處置方式大約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中央財政兜底,鐵路屬于公共產品,鐵路建設投資所形成的債務,可以通過國務院發文實施行政剝離,最終鐵道部欠銀行的錢由國家財政分擔。
另一種方式則是商業化,將債務劃到新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債務投資時產生的股權也將一并進入資產管理公司。“鐵道部發行債券與貸款后,都用作了鐵路建設的出資,活錢變成了固定資產,作為銀行來講,有資產就能抵押。”該人士表示。
前瞻網了解到,早在2010年底,鐵道部就醞釀成立一家專門管理高鐵投資債務與股權的新公司,當時對于這家高鐵資產管理公司的定位很單一,將專門收納近幾年高鐵建設中,鐵道部的投資債務和股權,便于鐵道部對高鐵資產的管理。
但這一動議至今未見實質行動,而如果成立三大集團公司后,會否將鐵道部的部分資產和負債,以及其他相關部門打包到鐵路投資集團里,目前這些疑問還不能得到解答,只待鐵道部后期答疑。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