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怪圈持續 部分房企上半年凈利暴增超200%
房地產調控陷入困局
過去十年,國務院曾先后9次召開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房地產市場。然而,從2003年的“18號文”,到隨后出臺的“國八條”、“國六條”、“國四條”、“國十條”、“新國八條”,直至最近的“新國五條”,卻未能改變樓市持續上漲的現實窘境。
今年上半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共有63個城市的房價環比上漲,平均漲幅為11.2%,達到了2009年21.2%之后的第二高點。宣告了“新國五條政策”的失敗。
對于“新國五條”,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表示,“國五條”實際上并未落實,政策中提到,二手房交易要收稅20%,但是這個稅收并未沒收到,地方也沒實際執行,“二手房的房價上漲了20%,二手房的房價上漲了,租金就會跟著上漲,進而傳遞到一手房,因此新房的價格也是上漲的。”
地產界知名人士任志強也表示,各地對國五條的執行差異比較大,沒有一刀切,“各地已經從控制房價轉變成了控制房價漲幅”。
作為全國房地產調控執行最嚴厲的城市,北京的房價同比漲幅卻領漲全國。權威人士指出,目前房地產調控正面臨諸多困局,如房價“穩定”標準之惑,房價統計數據失真,限房價卻競地價等。若是無法從根本上改革制度,只關注房價本身的高低并沒有意義。
如何打破調控怪圈
房價強力突破調控阻擾,一路攀升居高不下,政府下一階段到底是應該繼續加強限購、限價、限售的政策,還是該以市場手段為主,盡快推出房產稅等一系列措施?對此,眾多專家在近期舉行的博鰲論壇中議論紛紛,大部分人士認為,目前房地產調控需要建立長效機制。
任志強指出,統一市場和供給制度才能建立長效機制。房價上漲,是因為土地由政府壟斷供應,應該放開土地流轉,甚至重回土地私有制。聶梅生則呼吁,改革的重點依然是地根、銀根和稅收。首先是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決農村土地流轉的同地同權同價,才可以釋放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推動住房供應的多元化。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則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房產稅遲早會到來。房產稅主要觸及兩個方面,第一是要對房屋的存量進行征稅,第二是在持有環節征稅。即使將來房產稅稅率只有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政策出臺后的1到5年,房價將是往下走的趨勢。但是,鐘偉也同時提到,現在并非推出房地產稅的好時機。目前時房地產行業的平淡期,如此時推房產稅或者是調控政策,房地產市場來之不易的微妙平衡就會打破,行業將會處于更高的風險狀態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出席某一論壇會議時也表示。房地產既是一個消費品又是一個投資品,對此,政府應盡量構建長效機制,給市場一個穩定的預期。按照目前中國所處發展階段,房地產市場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是正常的。“我們的人口流動在快速的變動當中,在新一輪的城鎮化過程中可以這么講,有很多的城市人口進一步聚集,有一些城市的人口可能是很多的,這不是我們現在的規劃可以想象到的。”因此,不建議政府出臺像發達國家那樣有關住房的五年規劃或十年規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