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資車企進軍境外市場要警惕水土不服
前瞻網摘要:
合資車企紛紛進軍海外市場。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繼12月2日華晨寶馬5系長軸距車型在位于沈陽大東區的華晨寶馬工廠正式宣布出口后,12月20日,北京奔馳在京舉辦長軸距E級轎車出口儀式。首批出口35輛,面向南美市場。
其實,合資汽車企業產品出口早已成為事實。2003年11月28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宣布,由上海大眾生產的600輛POLO轎車將出口澳大利亞,此次上海大眾POLO轎車出口是繼桑塔納、桑塔納2000、帕薩特出口之后,第四個走向國際市場的產品。
“合資出口的本意在于擴大利潤率,平攤市場風險。”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從我國的合資企業綜合成本來看,出口將為汽車制造企業爭取到更多的市場盈利;從我國汽車市場經營風險來看,從2001-2011年我國汽車銷售的波動規律來看,雖然我國汽車市場潛力依舊強勁,但是市場波動周期明顯縮小,所以出于規避市場風險考慮,出口戰略屬于“雙利”行為。
“除此之外,經過多年的發展和人才培養,我國的汽車生產技術已經完全具備滿足全球市場的要求,一些品牌也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這也是對我國在汽車領域取得進步的一種認可。”有分析這樣認為。
隨著越來越多的合資車企將在中國生產的車輛出口到其他國家,中國成為各跨國車企海外生產和出口基地的趨勢似乎也越來越明顯。
究其原因還在于經過多年發展,國內的汽車制造工藝的水平有所提高。首先合資汽車在中國發展井噴期已經接近結束,但是外資汽車企業在華產業布局已經基本完善,企業利用我國汽車產業綜合成本優勢進行外擴是非常有利的選擇;其次,經過政府部門的多次呼吁,我國的汽車制造行業整合正在進行,這意味著我國的汽車產業鏈實力逐漸增強,優質的汽車產業鏈供給決定制造市場優勢,投資環境優化決定了外資企業的戰略布局方向。
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分析指出,隨著合資車企出口海外市場經驗的增加和國內市場增速的降低,合資車企未來出口車型到海外市場的比例還將增加。
不過,由于合資車企產品出口的市場限制較多,其中品牌定位、甄選銷售市場、產品銷售價格定位等方面都需要從主品牌市場構成進行分配,其市場拓展利潤率與合資企業海外經營戰略直接掛鉤。由此,專家建議:“合資車企需要從配置對比入手、從市場品牌認可入手進行價格與市場的確認,從而深入市場進行品牌定位,完成海外布局。”
此外,在進口車生產過程中,外方會將更多技術引到國內,中方要在生產過程中注意吸收,最終使其成為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力量。
暫無網友的評論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風口關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