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網站“敷衍”消費者的時代已經過去?
今天,你團了嗎?
隨著“3·15”的臨近,許多為消費者所關注的話題開始升溫,其中就包括了團購行業的投訴話題。
日前,據獨立團購導航網站團800的調查,在該網站消費者團購投訴平臺中全年共收到11812起投訴,團購站已解決的投訴有6703起,投訴未解決率仍達43.3%;同時,壟斷市場近90%份額的10多家一線團購網站售后服務表現相對較好,平均投訴解決率為71%,但與2010年85.2%的水準相比仍然下滑明顯。
團購在2011年經歷了快速擴張后,確實在消費者的服務體驗上“拉了分”,而2012年也將是各家團購網站“拼服務、留用戶”的生存之年。
到今年3月,團購行業在中國已經整整走過2年時間,但行業投訴一直居高不下。據團800統計,2011年投訴統計中涉及的不同團購網站共達653家,其中13家一線網站共計被投訴5202次,占總投訴總數的44%,目前共3698起投訴已解決,解決率為71%,遠高于行業56.7%的整體水平。但與2010年相比,由于全國擴張迅速,整體投訴解決率均有下降。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10年各知名團購網站的投訴解決率約為85.2%,團購網站整體平均水平也達59.1%。
軟肋:不直接提供本地服務
據統計,在2011全年的團購投訴中,有74%來源于本地服務類團購。在具體的投訴類別中,有44%集中于本地服務類團購到店體驗差,實物類團購快遞遲遲不發貨也占據了26%的投訴比例。
這一現象揭示出目前團購模式的“軟肋”——團購網站并不直接提供本地服務,導致消費者在到店消費這一環節的體驗難于約束;大部分團購站并不具備B2C電商網站的實力投入,缺乏自營的倉儲物流系統和完善管理機制,所以即便事先對實物類團購的樣品做過質量審核,也無法百分百控制供應商直接發給消費者的貨品質量及承諾的送遞時間。
專家:誠信是企業存活關鍵
團購消費專家胡琛指出,由于團購站爭搶激烈,導致短期內過分強調銷量而忽略服務品質,一部分商家也未能真正理解團購模式對自身的口碑營銷價值,僅把團購當成了“薄利多銷”的販賣渠道,一旦定價便宜了,就只能壓低成本;而且服務人員忙不過來,就只能草草應付團購客人。
據介紹,在我國有3億人次“抱團”,顯示出這是一龐大的消費群體。近日一知名團購網站率先開通維權綠色通道,這意味著團購網站已經意識到贏得消費者的信賴與認可是保證他們在激烈競爭中生存下來的關鍵。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