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下調+需求低迷 煉油企業虧損面將擴大
油價下調有助于拉動汽車銷售
昨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簡稱“發改委”)宣布從1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30元和31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4元和0.26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這是成品油價格7個月來首次下調,此前已連漲2次共計900元/噸。
國內最近一次成品油最高零售價格調整發生在3月20日,汽柴油零售價格分別上調600元/噸,達到歷史新高。
汽柴油仍存批零價差
加油站降價潮或會延續
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成品油零售限價下調五次,單次最大幅度僅為300元/噸(汽柴),最小幅度為140元/噸(汽油)、160元/噸(柴油)。
隨著此次油價下調,不少城市的93#汽油售價將跌破8元,重回7元區間。
此輪調價之后,除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四標準93#汽油仍處在8.0-81元/升的水平,其他地區,如西南等地超8元/升的價區基本回落至“7時代”。
此前,受到國內油價下調預期強烈影響,批發市場的低迷以及價格下跌已經拖累零售市場,國內各地加油站降價促銷現象不斷加劇。
因銷售承壓,庫存處于上行通道,4月份開始,國內汽柴油批發價格已經持續下滑。據監測,5月9日國內主營93#汽油批發均價10275元/噸,已較3月20日的高位下跌130元/噸,0#柴油批發均價8815元/噸,較3月20日下跌了220元/噸。而山東地煉93#汽油出廠價格更是累計下滑了370元/噸,0#柴油下滑幅度也在150元/噸以上。
分析認為,發改委調價后國內成品油零售價必然下調,批發價也將有所走低。其一,目前國內汽柴油批發市場上資源較為寬松;其二,當前國內市場汽柴油需求增加緩慢,終端實際消費量不高。調價后汽柴油批零價差的存在,將為加油站促銷讓利留出空間。
此外,他還指出,因油價在CPI中所占比重較小,油價下調對于CPI的直接影響是很小的,如果成品油價格下調10%,反映到CPI數據中只會相應的下降0.1%,因此下調成品油價格對于CPI的影響并不大。但這對于控制通脹是個有利的因素,也能間接的緩解農產品的成本壓力。
兩大油企煉油繼續虧損
地方煉廠處于深度虧損
此次油價下調,將降低成品油相關行業的生產運輸成本。
有專家表示,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對諸多行業形成有力支撐。諸如交通運輸、倉儲、郵政、工農木漁建筑以及批發、零售、住宿和餐飲業等方面,油價的高低直接影響諸多行業的成本壓力,間接地推動國內經濟形勢以及運轉速度。
此外,分析指出,油價下調減輕了用車成本,有助于拉動汽車銷售。
前瞻產業研究院石化行業研究院陳生表示,而對于農業來說,目前正處于春耕用油旺季,油價下調將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同時,農產品運輸成本也相應降低,這部分成本最終將反映在消費終端,對物價起到抑制作用。對于物流行業來說,成品油價格下調也將會直接降低運輸成本,出租車行業成本也將隨之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油價下調,對中石油、中石化和廣大地方煉廠的影響恰恰相反。
此前油價兩度上調曾令中石油、中石化煉油業務大幅減虧。伴隨近期國際油價的下跌,中石油、中石化的煉油成本有所降低,但此次下調后,煉廠的煉油盈利將減少,中石油、中石化煉油環節的虧損局面將繼續。
分析認為,相比之下,廣大地方煉廠所受的不利影響更大。前兩次雖上調成品油價,但由于國際油價也在上漲,地煉的主要油源--進口燃料油的成本也在上升。加之當前批發價格下跌幅度較大,需求端又相對低迷,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地方煉廠的煉油業務依然會虧損,而且是大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