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六一”帶孩子看國產兒童電影?
圖為《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劇照
“6·1兒童節”即將來臨,這個“6·1”醬油七部兒童電影扎堆大銀幕,看似非常熱鬧。不過,《超蛙戰士之威武教官》等四部國產作品PK《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等三位好萊塢選手,實力懸殊,分分鐘有淪為“一日游”影院過客的危險。
其實,中國以往出現過不少優秀的兒童電影作品,《閃閃的紅星》、《霹靂貝貝》等,都是兒童片的經典。只是,這些年,我們在國產兒童電影方面,基本沒有進步過。
國產兒童電影票房差似乎成慣例
但某些影片粗制濫造更令人發怒
今年的“六一”正好趕上了周五,因而顯得尤其熱鬧。據前瞻網記者了解,5月31日、6月1日兩天將上映11部電影,其中6月1日當天上映的9部新片中包括6部兒童電影,中國制造與好萊塢的戰火,燒到了兒童電影。
“完全不樂觀。”上海聯和院線副總經理吳鶴滬說,影院經理很實在,要賺錢的,當然什么賣座放什么。
滬上各大影院走一圈,《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雨果》的海報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而我們的國產兒童片能占據一個角落已經“恩賜”。“不是影院不支持,很多國內觀眾一看到國產兒童片,就本能排斥,想賣片?就別叫兒童電影。”一位影院經理表示,在當下的中國電影圈,低成本、上映難、票房差、沒關注已成為兒童電影的原罪。
當然,兒童電影難以獲得投資已經成了公認的事實,但也成了某些導演粗制濫造、無法在技術上更進一步的借口。日前,一部宣稱耗資1200萬元,將于六一期間上映的動畫電影《戚繼光英雄傳》就因其低劣的制作水平引發業內外人士的集體大吐槽。
新浪微博知名網友“圈內電影人吐槽馬甲”怒其不爭,通過微博呼吁:“強烈抵制flash水平的動畫電影《戚繼光英雄傳》登陸國內大銀幕,這簡直刷新了動畫電影的底線。能告訴我這是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做出來的玩意兒嗎?辛苦不能成為這群無能的人被原諒的借口,嗚呼國產電影!”
一面是國產兒童電影叫喚沒場次、沒關注、沒票房,另一方面,諸如《戚繼光英雄傳》這樣的電影不斷挑戰觀眾的底線,令觀眾越發將“低幼”、“弱智”等關鍵詞與國產兒童電影畫上等號。
編劇思路狹隘后繼乏力
全明星陣容只能偶爾為之
有調查顯示,國內七成以上電影觀眾認為國產兒童片“內容膚淺、虛假、教條”,五成人認為兒童片應“更加重視兒童心理和喜好”。國內知名電影制作人高軍分析說,“我國兒童編劇的思路大多停留在過去的年代,他們習慣了《黑貓警長》的思維模式,貓一定是正面英雄,無名鼠輩當然是反面教材,但美國電影《精靈鼠小弟》不是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嗎?”
除了觀念上的問題,人才流失,也是兒童電影從業人員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寫大片劇本絕對比寫兒童片要賺錢,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兒童電影劇本也無奈淪為著名編劇們最懶得觸碰的環節。
與之相應的是,如今兒童文學類作家也成了稀缺動物。《霹靂貝貝》的作者,著名編劇、作家張之路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論斷:中國的兒童文學作者并沒有減少,因為我們的科幻作家很多,而在國外,科幻與兒童文學是息息相關的。但我們現在的問題就在于,科幻作家們通常看不起兒童文學,認為“你們不配跟咱玩”。
當然,中國電影人也嘗試過“全明星陣容”來實驗拍攝兒童電影。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09年的時候,兒影廠就拍攝了一部全明星陣容的兒童片《尋找成龍》,成龍、張一山當主演,偶像大腕們都來客串演出,被戲稱為兒童版的《建國大業》。這部電影投資300萬元,票房收入近2000萬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目前我國物聯網芯片產業鏈各環節基本完善,參與者眾...[詳細]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