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在華銷量連跌 全球銷量滑坡使大眾面臨挑戰
然而,大眾是以乘用車品牌作為其主力的。因此,盡管上個月朗逸、捷達和速騰仍包攬中國轎車銷量前三強,但情況仍然令人憂心。
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何大眾的乘用車銷量會接連出現下降?大眾會從此走上滑坡路了嗎?
大眾將放緩原因歸結于產能瓶頸。去年11月中旬,在廣州車展開幕前,大眾汽車中國CEO約赫姆·海茲曼(Jochem Heizmann)曾對媒體表示,近來大眾在中國市場銷量增速低于整體車市,唯一的原因是產能不足;為此,公司計劃追加投資繼續擴產,已突破產能瓶頸,使之不再成為妨礙增長的桎梏。
早在2013年下半年,大眾就曾發布過相關的投資規劃。預計在2014年到2018年這五年間,大眾同在華合資企業將總計在中國市場投資182億歐元,2018年前后將在華年產能擴充至400萬輛。
也就是說,如果大眾銷量下滑的原因真的只是在于產能瓶頸,那么,追加投資將幫助大眾避免“在滑坡路上越走越遠”的可能。面對來自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和通用的競爭,把該解決的問題盡快解決好,才是繼續在中國這個轎車市場不斷擴張的國家保持領先地位的不二之途。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暫無網友的評論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風口關注
2024年末,全國共有A級旅游景區16541個,直接從業人...[詳細]
- 黃纓杰:2025年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技術現狀
- 蔡志濠:中國聲吶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區域市場份額、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 何樂:預見2025:《2025年中國環保設備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2025年中國醫美注射材料細分市場分析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b>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