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華為沒有方法論就一個字“傻”
2015-12-31 15:49:54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中國經營網
談互聯網時代:實業才是解決人們幸福的根本
任正非:華為追求有效成長,追求持續發展,就需要有持續艱苦奮斗精神,就需要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專注,用一生的時間鉆研,成功就是一生做好一件事。
提問:華為現在倡導艱苦奮斗與工匠精神似乎與互聯網所倡導的理念相悖!互聯網企業強調員工快樂工作,強調人人都是CEO;強調員工多能,崗位頻繁流動。
任正非:不要有那么多的互聯網概念與沖動。踏踏實實的用互聯網的方式去優化內部運營管理,夯實基礎管理平臺更重要,互聯網是工具,我們的目的是發展實業,實業才是解決人們幸福的根本。
不奮斗,不付出,不拼博,華為就會衰落!拼博的路是艱苦的,華為給員工的好處首先是苦,但苦中有樂,苦后有成就感,有收入提高,對公司未來更有信心。快樂是建立在貢獻與成就的基礎上,關鍵是讓誰快樂?企業要讓價值創造者幸福,讓奮斗者因成就感而快樂,如果企業讓懶人、讓庸人,讓占著位子不作為,混日子的人快樂,讓制造工作不創造價值的人都幸福和快樂,這個企業離死亡就不遠了,企業完蛋了,員工還會快樂嗎?
華為的薪酬制度就是要把落后的人擠出去,“減人、增產、漲工資”。
華為人的付出不是白付出,而是要讓付出者有回報,華為人創造了價值要回報價值創造者,機會要向奮斗者傾斜,我們奉行不讓雷鋒吃虧的理念,建立了一套基本合理的評價機制,并基于評價給予回報,盡量給員工提供好的工作,生活、保險、醫療保健條件,給員工持股分紅并提供業界有競爭力的薪酬。
華為倡導以奮斗者為本,華為的人力資源機制和評價體系要識別奮斗者,價值分配要導向沖鋒,價值分配要以奮斗者為本,導向員工的持續奮斗,激勵奮斗者。
我們講艱苦奮斗,不是不關心員工身體健康和辦公條件的改善,而是要在不斷改善工作和生活物質條件的基礎上,思想上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行動上一切以客戶為中心,竭盡全力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
談個人:我是一個普通人,只懂一桶槳糊!
任正非:我個人談不上偉大,我是個普通人,我自己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不會。
只能借助比我更專業和更有能力的人,我們不懂管理,就花錢請IBM來幫我們做流程和供應鏈管理,請Hay來做職位評價體系與任職資格體系,我個人能力不夠,只能靠團隊智慧來決策、靠機制和制度來管人,所以我們推行輪值CEO,形成適度民主加適度集權的組織決策體制;我對具體業務不清楚,我日益遠離經營,甚至遠離管理,變成一個頭腦越來越發達,四肢越來越萎縮的人;華為發生的很多事我都不知道,我是看了田濤和吳春波寫的《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這本書才知道華為曾經發生了這么多事的。
我什么都不懂,我就懂一桶槳糊,將這種漿糊倒在華為人身上,將十幾萬人黏在一起,朝著一個大的方向拼死命的努力。
提問:您總是這樣低調務實,這也使華為和您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使華為的色調顯得有些灰度,想了解華為,難以真正讀懂華為,想學華為,學不到華為,也許正是這種灰度,使華為內部始終充滿活力和創新。正是灰度使華為能在錯綜復雜的中國商業環境中把握好內外關系與矛盾,進退自由,游刃有度,朝著既定目標前行,某種意義上說,灰度管理與灰度領導力是華為的一大管理創新與特色。
您說您什么都不懂,其實您最懂人性,洞悉人性的本質,了解人的真正需求和欲望,并通過機制與制度管理好人性與欲望,與其說您是一位偉大的企業家不如說您是一位人性大師。華為的機制和制度設計往往被人理解為對人性惡的假設,基于對人性惡的一面的控制,但您的很多管理思想和行為又都體現對人的善的弘揚,形似惡,實在善,我認為,內心深處您是一位大善者,如果我將來要寫中國企業家研究系列,我的書名之一就定:《人性大師任正非,大善者任正非!》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