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難以負荷 蘭州削山造城如何破題?
造城探因
地形受限 蘭州欲削山造城打破困局
受南北山系限制,蘭州只能沿黃河谷地發展,最終形成一個東西延綿50公里、南北最窄處只有1.8公里的狹長市區。
蘭州削山造城背后也凸顯出現實的困局與城市的無奈。5月21日,蘭州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李長江表示,受地形限制,蘭州市用地非常緊張。
700個山頭將分批推掉
前瞻網了解到,2012年初,國土資源部出臺《低丘緩坡荒灘等未利用土地開發利用試點工作指導意見》。文件指出,從中國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稀缺和大部分縣市地處丘陵山區的國情出發,試點地區可以適當開發利用低丘、緩坡和荒灘。蘭州成為國家低丘緩坡荒灘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的試點城市。
2012年,10月26日。削山造城的大幕拉開。由蘭州市政府與太平洋建設集團合作的蘭州市低丘緩坡溝壑等未利用地綜合開發項目開工儀式在城關區青白石舉行。
據前瞻網了解,此次低丘緩坡溝壑等未利用地綜合開發項目,是繼太平洋建設成功參與蘭州新區開發建設之后,蘭州市政府與太平洋建設在互利共贏基礎上展開的又一次深度合作。此次開工的城關區青白石街道1號片區項目,東起規劃包蘭二線(土圈溝),西至鹽什公路,南起規劃北快速路(砂金坪),北至分水嶺(蕎麥梁),規劃面積約25平方公里,總投資200多億元,內容包括低丘緩坡溝壑等未利用土地的征收、轉用、土地整理和基礎設施建設。
繼去年10月26日太平洋建設集團1號片區開工后,10月31日,蘭州市又與以平山造城而著稱的房產巨頭廣東碧桂園[-1.59%]集團正式簽約,在城關區包蘭鐵路以東、大浪溝以西、城關區劃界線以南、北環線以北的區域,總面積達2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平山造城,而這一區域正是規劃當中的2號區。
“國土資源部有一個低丘緩坡荒灘未利用地的試點,初衷也是為了少占耕地或者不占耕地,國土資源部從這一角度出發,提出了探索未利用的荒山、荒地來搞試點。”蘭州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李長江表示。
“國土資源部給了蘭州20平方公里的指標,我們是分期分年度來做的,首期只做一部分,太平洋建設集團做的只是4.85平方公里,完全是在國土資源部批復的2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李長江稱。
李長江表示,有媒體報道說半年要推掉700個山頭,其實不是這個概念,都是分批做的,國土資源部規定到2016年做10平方公里,試點是嚴格按照國土資源部要求的。
土地制約經濟發展
5月21日上午,蘭州。
蘭州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李長江站起身,走到辦公室墻壁上懸掛的蘭州市衛星地圖前,一邊用筆指點,一邊介紹說,“蘭州市用地非常緊張,蘭州的地形是兩山夾一河。你看,南北兩邊全是山,蘭州就在黃河河谷盆地里發展,受地形限制,想要地已經沒有地了。”
一份名為 《蘭州市土地整治規劃(2011-2015)》文件中的信息亦印證了李長江的觀點。
《蘭州市土地整治規劃 (2011-2015)》中稱,隨著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長,城市建設用地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受河谷型城市地形條件的限制,蘭州市主城區的空間拓展極其有限。
根據2010年土地利用現狀數據,蘭州市主城區所處的河谷空間規??鄢壳靶纬傻?64.5平方公里建設用地、河流水面、灘涂、葦地與其他土地,以及具有生態意義的大面積連片防護林地、果園,用于蘭州市主城區擴展的空間已不足2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人口過度密集,市區人口密度高達15355人/平方公里,環境污染嚴重、交通壓力大,影響了省會城市職能的發展和功能的提升。
“蘭州目前的土地供應一年大概就是五六千畝,這兩年土地出讓金已經開始減少,主要是無地可供了。蘭州市有61個城中村,城中村建的房子也是非常密集,已騰不出多少土地。”李長江表示。
“有些項目來落地,因沒有地,落不下去。搞這個事情也是迫不得已。不能說僅為了賣地,主要是發展受限,沒有地了。”李長江頗感無奈地解釋。
“因為項目非常大,震驚全國甚至震驚全世界,包括國外的一些媒體也跑來直接問 ‘你們是不是瘋了’,怎么會有這么大的項目?”參與該項目環評工作的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副所長李丁表示,面對土地供應壓力以及城市人口壓力,蘭州急切需要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李丁表示,從西北五省區的省會或首府來看,蘭州的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但人口密度又非常高,土地供應成了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現在有相應的公司愿意到西部地區來開發,很快就形成了落地的項目,這么大的尺度,在國際上都是少見的,不過這個規劃是長期的,不是一天或兩天就會立見成效的。
李丁稱,在實際操作當中,移山造地工程還是理性的、有步驟的。
“我們可以從地圖上看得很清楚,蘭州是一個在河谷地帶發展起來的一個城市,在過去歷史上,蘭州一直是以軍事重鎮而存在的。”蘭州市社科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牛錚超表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