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長:汽車產業不會受“限牌令”影響 將更快發展
日前,廣東廣州正式推出汽車限牌新方案,車市再起熱議。
廣州市長陳建華8月1日時稱,出臺汽車“限牌令”是建設責任政府的痛苦選擇,他認為該項政策對廣州汽車產業不會受到大影響。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備受關注的《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試行辦法》1日起正式實施,廣州成為繼上海、北京、貴陽之后中國第4個實行“限牌”措施的城市。
陳建華坦言,現在出臺“限牌令”是責任政府的痛苦選擇,意在贏得時間和空間實現解決擁堵、優先發展公交和節能減排三大目標。他表示,要盡可能減少市民的“痛苦指數”,“限牌令”試行一年期間將充分聽取民意。
陳建華列舉這樣一組數據,廣州機動車保有量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長,目前超過200萬輛,而城市新建道路增長不到2%,中心城區幾乎無地方可修路。主城區近三成主要路段車速低于國際擁堵警戒線,照此推算,明年將有一半主要路段會出現高峰期擁堵。面對等交通堵塞后再限牌和現在就調整的兩難選擇,不得不出臺調控措施。
他強調,未來廣州交通發展思路是4個字“建、增、管、限”。
陳建華說,“雖說限牌是沒辦法下的痛苦選擇,也要盡可能降低市民的痛苦指數。廣州市目前以公交車出行的市民占60%左右,限牌后公交車將跑得更快,公交出行比例將提高至70%以上;汽車限牌對出租車等行業也是一大促進。已經購車市民在限牌后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而此次規定普通車搖號限制在2.5升排量以下,主要從節能考慮,并且之前做過調查,廣州市私人汽車9成以上是排氣量2.5升以下的。拍賣車牌的所有資金都會投入到公共交通建設和環境保護中去。”
汽車業是廣州三大支柱產業之一,陳建華認為廣州汽車產業不僅不會受到“限牌令”影響,還要有更快發展,廣州市將向二、三線城市開拓新的汽車市場、加快生產新能源汽車,通過新的措施推動廣州汽車業的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