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雙超12%
記者從正在南京舉行的江蘇省人大、省政協“兩會”上獲悉:2012年,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美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增長12.7%和12.9%,農民收入增幅已連續3年超過城鎮居民。
江蘇省省長李學勇20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以一組數據展示江蘇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快實現經濟企穩回升,增強綜合實力、改善民生的顯著成效:
5年來,江蘇地區生產總值連跨三個萬億元臺階,去年達5.4萬億元;公共財政收入連跨三個千億元臺階,去年達5861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連跨兩個千億美元臺階,去年達5481億美元;城鄉居民收入5年年均增長12.6%和13.2%,去年分別達到2.96萬元和1.22萬元。
江蘇省發改委主任陳震寧說,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是建設全面小康的核心指標。2012年,江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首次超過1萬美元,按照世界銀行標準,這是中等收入發展階段進入中等富裕發展階段的標志,也是江蘇力爭提前二、三年實現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在全國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突破。
“2012年,江蘇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四年居全國首位,這一成績彰顯全省經濟穩增長的核心動力。”江蘇省科技廳廳長徐南平介紹,去年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12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3%;發明專利授權量突破1.5萬件,躍居全國第一。科技創新推動了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倍增和服務業提速,去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4.5萬億元,增長36%。
江蘇省財政廳廳長劉捍東表示,財政、稅收不僅是反映經濟運行質態的“晴雨表”,也是提升公共服務的重要保障。近5年江蘇公共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1.2%,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財政支出占70%以上,尤其是加大了對農村公共服務的投入。2008年到2011年,省財政投入農村公益事業經費達到55億元。去年,僅投入村莊環境整治的引導資金就達25億元。
最近這幾年,江蘇省政府提出了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各地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還加強了保障房建設、農村環境整治、多渠道擴大就業,尤其是在社會保障方面實現了城鄉低保、醫保和養老保險全覆蓋,真正讓群眾得利。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