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
一、“十一五”水利發展回顧
“十一五”時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水利行業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為前提,以項目帶動為支撐,以深化改革為動力,重點水源、城鄉供水、防洪保安、灌區改造、水保生態等重點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前期工作、創新體制機制、依法治水管水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各項目標任務超額完成。完成水利投資300億元,是規劃投資265億元的113%,較“十五”完成投資196億元增加53%;新增年供水能力13億m3,新增灌溉面積211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396萬畝,新增供水安全人口949萬人,新建加固堤防563km,除險加固病險水庫146座,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1萬km2,新增小水電裝機30萬kW,發展水產養殖面積9萬畝。二是水利機制體制創新取得新的突破。初步形成了公共財政、銀行貸款和社會投入相結合的多元化水利投資格局,省政府批復組建省水務集團公司,將為重大項目建設提供融資支持。各設區市城市供水價格“三步走”的改革目標基本完成,大型灌區全部實現了“一價計費、一票到戶、統征統管”的“終端水價”,全省227個水管單位“兩定”(定性、定編)方案得到批復。在全國率先開征了煤油氣資源開發水土流失補償費。三是水利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制定修訂了《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具有陜西特色的水法規體系。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進一步提升。水工程建設運營、河道水庫、水土保持監督、水利國有資產、防汛抗旱減災應急管理逐步法制化、規范化。
──重點水源工程。榆林李家梁、瑤鎮、采兔溝、安康黃石灘、渭南澗峪、延安雨岔、咸陽鴨兒溝等水庫和西安引乾濟石調水工程建成投運;引紅濟石調水工程、鹽環定揚黃續建工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榆林王圪堵、延安南溝門、咸陽亭口、西安李家河、銅川龍潭水庫等一批水源工程相繼開工建設。涇河東莊水庫、延安延川引黃、榆林大泉引黃等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啟動,特別是具有全局戰略意義的引漢濟渭工程進入立項審批階段,準備工程基本具備了主體工程開工建設條件。
──農村水利。繼續實施12座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及節水改造工程,共襯砌渠道1595km、改造建筑物6875座;持續開展大中型灌區末級渠系改造、節水增效示范縣等項目建設;啟動了寶雞峽、交口抽渭、東雷抽黃、馮家山等4個灌區大型泵站的更新改造。開展了省級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基本口糧田建設。
──城鄉供水。大中城市供水水源建設取得新的進展,建成各類飲水工程1.65萬處,完成了7個農村飲水安全示范縣建設,建成縣級農村飲水安全水質監測中心101處。利用日元貸款和中央專項資金對部分縣城供水設施進行擴建改造,全省縣城新增日供水能力21萬t。
──防汛抗旱。繼續實施了“一江兩河一庫區”治理,完成了10座城市、23座縣城的防洪工程建設,基本完成了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開展了中小河流治理,防洪工程設施建設取得較大進展;主要江河、水庫、城市防汛抗旱非工程措施不斷完善,建成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一期工程,基本建成西安、商洛等市旱情監測系統,開展了水、雨情預測預報預警系統建設,改造水文(位)站37處,建成水文巡測基地12處、水情分中心3處。積極應對2007年、2010年的洪水災害和2008年、2009年的干旱災害,減少災害損失450多億元。
──水土保持。啟動了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項目,開展了長治工程、淤地壩試點、國家水土保持重點項目、渭河流域水保治理、坡耕地綜合治理、黃河水保生態等工程項目建設,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2.3萬km2,生態修復面積0.8萬km2,新建加固淤地壩5355座,建設小型水保工程4.7萬處。
──節水型社會建設。圓滿完成了西安市國家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啟動了榆林、延安、寶雞、咸陽、楊凌、略陽等11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全省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至0.53,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減少到17%,2009年底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減少到39m3。
──水電漁業及水庫移民。完成了16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和2個小水電代燃料試點項目,開工建設水電站68座。全省漁業養殖面積達到54萬畝,年產水產品10萬t,新增2萬t。安置庫區移民2241人,實施移民后期扶持項目,顯著改善了移民生產生活條件。
“十一五”是我省水利投資規模最大、規劃目標實現最好、行業能力提升最快的時期,是我省水利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五年。破解水資源瓶頸制約、優先發展民生水利、確保江河安瀾健康、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治水思路更加清晰。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水利工作,動員全社會積極投身水利建設,靜下心來謀發展,一心一意搞建設,加快水利發展已經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為“十二五”水利事業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