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支柱產業。通過整合旅游資源、推進產業融合,大旅游產業將成為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優勢產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不斷創新、持續發展的重要領域。“十二五”期間,上海旅游業要充分發揮旅游業關聯面廣、帶動性強的優勢,以擴大旅游消費為重點,堅持走科技驅動、創意驅動和品牌驅動的發展道路,成為整合旅游資源、促進行業融合、持續推動上海經濟發展的新的支柱產業。
支持民生改善的主導性產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旅游、休閑的需求日益增長。旅游業越來越成為以人為本得到體現、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精神需求得到滿足的標志,成為改善民生的重要產業。“十二五”期間,上海旅游業要發展成為充分吸納就業、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完善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市民生活水平的民生性主導產業。
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旅游業發展的出發點是滿足人民群眾的要求,落腳點是要讓人民群眾滿意。“十二五”期間,上海旅游業要不斷改善旅游消費環境,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把“人民群眾滿意度”作為評價產業發展的標準和要求,更加突出現代服務業的特征和素質,成為上海和諧發展、科學發展的示范產業。
3.主要指標
到2015年,旅游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旅游消費穩步增長,經濟社會效益更加明顯,具體包含:
總量規模指標。旅游業總收入達到5100億元;國內旅游人數達2.4億人次,年均增長2.3%。入境游客人數達1000萬人次,年均增長3.5%。出境旅游人數達450萬人次,年均增長3.5%。
功能能級指標。旅游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85%,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3.5%;國內游客人均停留天數超過4天、國內游客平均花費1875元、入境游客人均停留天數超過3天、入境游客人均花費850美元;新增A級景區(點)20個、新增星級飯店和精品酒店100家左右;郵輪碼頭達2個、蘇州河游船碼頭達10個以上、房車基地示范點1個、鄉村旅游景區(點)達200個、工業旅游景區(點)達300個、科普旅游點達60個。
社會效益指標。旅游就業50萬人,城鄉居民年均出游4次左右,旅游咨詢點60個、旅游集散站10個。
三、空間布局和重點項目
“十二五”期間,上海旅游業的空間布局要充分體現旅游功能集聚,業態亮點塑造,區縣旅游特色,資源整合與區域聯動,凸顯上海著名旅游城市的整體形象,并推動重點領域集聚發展,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一)構筑都市旅游新空間
要整合優化存量資源,打造新興旅游集聚區域,將旅游業發展與城市化的進程相結合,至“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與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相匹配的“一圈、四區、三帶、一島”旅游業發展新格局。

圖2旅游業“一圈、四區、三帶、一島”發展格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