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十二五”金融業發展專項規劃
貴州省“十二五”金融業發展專項規劃
“十二五”時期,是我省加快結構戰略性調整、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時期,是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助推全省實現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攻堅時期,也是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打下決定性基礎的關鍵時期。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我省“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重要支撐和引導力量。為促進經濟金融良性互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依據《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及《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金融工作促進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意見》,結合貴州金融業實際,編制本規劃。
一、規劃背景
(一)發展成果
“十一五”期間,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貴州認真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努力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在支持經濟發展、完善金融組織建設、推進機構改革、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促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取得十分顯著的成效,全省金融業呈現出“速度加快、效益良好、服務增強、環境優化”的積極發展態勢,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保障作用進一步顯現。
金融業繼續快速發展,對經濟支持作用進一步加強。一是金融業整體實現快速發展。2010年全省金融業創造增加值231.5億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8%,高于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速5.4個百分點。截至2010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7,387.8億元,是2005年末的2.6倍,貸款余額5,771.7億元,是2005年末的2.5倍;證券經營機構資產總額達到50.8億元,凈資產15.22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10.7倍和10.35倍;2010年全省實現保費收入122.63億元,是2005年的3倍。二是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2010年金融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0%,對現代服務業增長貢獻率達到10.6%,成為全省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一五”期間,全省社會融資總量為3803.2億元,是“十五”期間的2.8倍;全省保險業各項賠款和給付支出累計達133.62億元,是“十五”期間的2.9倍。2010年直接融資額達141.2億元,債券、股票融資均達歷史最高水平,直接融資占比提高至11.4%。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直接融資取得突破,2007年貴州首次利用短期融資券為企業進行融資,到2010年末,全省已累計利用該融資工具融入資金45.9億元。
金融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整體運行良好。“十一五”期間,全省新增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3家,區域性商業銀行2家,村鎮銀行6家、小額貸款公司94家;新增證券營業部22家,期貨營業部5家;新增省級保險經營機構11家。2010年末,全省擁有各類金融機構網點5,033個,較2005年末增加2,191個;金融資產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161億元,占各項貸款的比例為2.8%,比2005年下降7.9個百分點;保險業經營效益穩步提升,財產險公司業務增速位列全國中上游。 金融改革不斷深化,各項工作成效顯著。一是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和經營機制進一步完善,不良率和資本充足率持續改善,各項業務實現跨越式發展。二是地方商業銀行改革順利推進。貴陽、六盤水和遵義市商業銀行在省內成功跨區設立分支機構,貴陽銀行上市工作有序推進。三是證券機構獲得快速發展。華創證券公司收購漢唐證券在黔全部證券類資產,公司規模進一步擴大,躋身全國證券公司前30位。四是保險業風險管理能力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各保險公司不斷完善監督約束機制,持續加強內控執行力,內部風險防范體系進一步完善。 金融服務和產品創新步伐加快,服務能力不斷提升。2009年以來,貴州省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填補金融服務空白鄉鎮250個,提前2年實現金融服務網點鄉鎮全覆蓋。為農民工量身訂做金融產品,在全國首創為農民工提供金融服務的“安順模式”。大小額支付系統和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相繼成功上線運行,以之為基礎的各項業務快速發展,資金匯劃效率極大改善,清算成本有效降低。各項外匯管理改革工作順利推進,資金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金融機構主動適應當前經濟發展需要,積極拓展業務領域,加大創新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三農”等融資難題。社會金融安全意識增強,金融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各級政府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意識不斷增強,打擊逃廢債力度不斷加大。駐黔金融監管部門溝通協調力度進一步加強,系統風險監測水平不斷提高。信用評級市場取得初步發展,截至2010年末,全省已為6.7萬企業和1,801多萬自然人建立征信檔案,為1.9萬戶無貸款中小企業和741萬戶農戶建立了經濟信用檔案。
(二)主要問題
“十一五”以來,貴州經濟金融發展態勢良好,但我省金融業還存在一些問題,與全省發展的主基調和主戰略要求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金融市場主體中總部機構數量少,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規模小、發展后勁不足,金融業開放程度低,金融服務體系薄弱;二是金融市場發展程度在全國仍處于較為落后的地位,金融資產和業務規模在全國的占比還很小,金融市場體系不平衡,直接融資比重偏小;三是“三農”、中小企業、民營經濟貸款難的狀況還有待進一步改善;四是信用體系、擔保體系、宣傳教育體系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五是金融人才總量少、層次低,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創新人才匱乏,社會各界對金融的認知有待提高,金融大發展的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