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工業化和城鎮化高速推進、工程機械需求量大。自2002年,工程機械行業發展迅速,2002-2011年間,駛入穩定增長快車道。然而從2011年起,受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顯著下降的影響,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經歷了數年的低迷,2011年全年挖掘機銷量為193891臺,為歷史銷量最高峰年,而到了2015年時,全年銷量已經下降到60514臺,銷量基本已經達到底部。從增速來看,2010年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速達到76.50%,為2006年-2016年間最高速。
2016年起,工程機械市場開始觸底反彈,回暖較為明顯。市場上工程機械保有量的下降、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額的增加有力的帶動了市場的回升。尤其是自2017年以來,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額和基建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明顯加快,工程機械市場下游活躍,行業需求回暖。根據統計數據,2017年挖掘機全年銷量140303臺,銷量同比增速達到91.17%,為歷年之最。行業景氣度持續,2018年一季度,全行業挖掘機累計銷量為60061臺,同比增長48.42%,增速持續走高。同時,工程機械行業的其他產品銷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復蘇回暖跡象。受益于工程機械市場的穩步好轉,預計2018年全行業挖掘機實現銷量17萬臺-18萬臺,增速25%-30%。未來一段時間,工程機械市場將受嚴格的環保政策利好。假設挖掘機和裝載機的壽命為10年,且起始年上三年的機器被淘汰掉40%,即需要更新換代的機器,剩余60%的機器繼續正常工作,更早年份的全部淘汰掉。未來更新需求占比有望大幅提升,初步測算2018年挖掘機更新需求占比有望達到45%-48%,2019年有望達到50%。
隨著國內挖掘機保有量的持續增長,從事土方工程領域的用戶盈利水平相對較低,都在試圖開發新的工程利潤點。而挖掘機屬具能夠讓一臺設備承擔更多的工程項目。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協會統計數據,挖掘機屬具在國內的普及率與國外的成熟市場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這也意味著國內挖掘機屬具市場有著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以破碎錘為例,1999年中國市場只占全球破碎錘市場的1%;2013年,全球破碎錘的銷量為一年20萬臺,而中國就占到了1/4的市場份額,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市場。到2018年,中國破碎錘的銷量為一年8萬臺左右。
當前,人力成本的上升和施工質量、效率要求的提高,工程施工領域對高效、快捷、低成本的屬具需求越來越迫切。屬具的普及率能否提升,關鍵看它的投資回報率。在某些特定工況中,專業化程度更高的屬具能夠顛覆性地改變工作效率,也讓承包商賺得盆滿缽滿。我國終端用戶的設備使用習慣極具特點,能用一臺機器完成的工作,絕不會再找第二臺,哪怕是這臺設備更加專業。所以,挖掘機承載了許多本不是它職責范圍內的工作,經常會變身為裝載機或起重機。而快速連接器和多功能屬具的出現,正能夠迎合客戶的這種需求。
所謂一機多用,就是讓挖掘機成為一部搭載不同屬具的平臺,使之勝任多種工況。尤其是一些土方量不大的市政施工,對于吊管、壓實等局部、短時的工況,如果租用專業設備會抬高施工成本,而承包商利用一臺搭載多種屬具的挖掘機就可以承攬下整套工程,其收益水平無疑會大幅提高。
挖掘機屬具是一個新興的產業,但對于當前的中國市場來說,整個屬具行業市場尚處于導入期。國內市場上屬具品種稀少,規格不全,應用領域狹窄,絕大多數屬具產品處于研發、制造、應用的空白。屬具生產廠規模小、起步晚、產量低、開發能力弱,與主機廠的配套能力弱。同時,大部分主機廠還沒有設立專門的多功能技術開發部門和專門人員,在主機設計上,缺乏與屬具和加裝特種工作裝置的設計接口和參數匹配。這三大現狀嚴重都制約了中國屬具的快速發展。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