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一、處方外流引發藥店搶方大戰
我國藥品零售業穩定發展的最大動力之一是處方外流。最近幾年,國家政策在促進處方外流方面持續發力,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又對處方外流有明確的要求:支持處方外流,把藥品購買權交予患者,允許門診患者自主選擇在醫療機構或零售藥店購藥。
此外,政策也對處方外流的方向進行了指引。如2016年"醫改"任務清單指出,禁止醫院限制處方外流,患者可自主選擇在醫院門診藥房或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2017年"醫改"任務清單則指出,擬試行零售藥店分級管理,鼓勵連鎖藥店發展,探索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這意味著政策對于藥店如何承接處方外流有了更加明晰的方向,會對零售藥店承接處方外流在處方來源、醫保支付方面予以支持。2018年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提出制定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的指導性文件,支持零售藥店連鎖發展。
二、分級分類管理或引大洗牌
2018年11月底商務部發布《全國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全國藥店分類分級實施細則及推進時間軸。三類零售藥店分別經營不同的藥品,在藥店分類基礎上按經營服務能力等,對二類、三類藥店再分為A、AA、AAA三個級別進行分級管理(一類藥店不分級),高評級的藥店將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如與醫療機構的對接、承接醫院門診處方外配等服務,優先與醫保部門簽約醫保服務協議,優先提供門診特殊病、門診慢性病用藥醫保費用結算服務等。
分類分級管理將從根本上動搖我國藥店的根基,其影響注定是深遠的。但目前業界"一旦藥店分類分級管理全面實施,45萬家藥店預計超過一半會倒閉"的預測無疑過于激進了些,畢竟分類分級管理的標準已經明確,而藥店管理與軟硬件水平是動態的、不斷進步的,藥店有足夠時間和辦法在規定期限前完成向分類分級管理標準的靠攏,包括在藥師、執業藥師等人才、資源方面的配備,在這個過程中,服務水平與產業集中度也將得到預期中的提升。
三、智能藥店、未來藥店成風口熱點
24小時自動售藥柜進入藥店,天貓智慧門店紛紛亮相,張仲景大藥房與支付寶聯合推出支付寶未來藥店,大參林聯合微信推出智慧藥店,還有百洋智慧藥店、康美智慧藥店、鄰客智慧藥房……各種名目的智慧藥店已經在全國遍地開花并成為一道風景。但現在的智慧藥店,充其量是將遍地開花的支付寶、微信支付,以及機器人、人臉識別、語音識別、VR場景等人工智能"黑科技"加以利用,是"人工智能 藥店"的簡單組合,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客源和顧客流進入藥店。未來的智慧藥店一定是"人工智能藥店",是"互聯網 人工智能 大健康"的綜合體,將改變藥店的經營生態,改變人們的健康觀念、消費習慣并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在此過程中,智慧藥店、未來藥店也將有望成為風口,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藥品零售業。
四、藥店業態多樣化
2018年10月10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的通知》,該通知在第一批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的具體事項是就提到,"允許營利性醫療機構開展藥品、器械等醫療相關的經營活動,醫療活動場所與其他經營活動場所應當分離"。也就是說診所、民營醫院可以開藥店。此外,北京商務委也在2018年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允許便利店經營藥品。未來藥店業態更加多樣化。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