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餐飲行業的發展前景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說:
餐飲消費的基礎是經濟和文化,消費頻次高,具有典型的長尾特性。我國菜系眾多且地域差異明顯、消費者口味多元化、行業門檻低、粘性低決定了我國餐飲業是充分競爭市場,集中度低。 2013年八項規定實施前,我國餐飲業收入三年平均增速16.17%,八項規定實施后,歷經兩年影響逐漸消化,2015年起,餐飲業增速回升至10%,并迎來結構調整。2015年后,中端大眾餐飲崛起并逐漸替代高端餐飲原本的市場,行業細分增速由啞鈴型向紡錘形轉化。2018年,我國餐飲行業實現營收4.27萬億元,同比增長9.5%,行業結構優化基本完成,餐飲行業整體進入平穩增長時代。
圖表1:2010-2018年中國餐飲行業收入趨勢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第二,需求、城鎮化、互聯網等多重因素在驅動餐飲行業快速發展
餐飲行業的穩步發展離不開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消費升級的趨勢下,消費者對大眾餐飲的需求推動了餐飲行業新一輪的增長。與此同時,大型餐飲企業的發展逐漸趨于成熟,對服務品質、消費者體驗的不斷優化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餐飲體驗。新興科技的興起與普及也為餐飲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助力,科技的發展不僅幫助餐飲企業與消費者建立起更加密切的關聯,同時也提升了企業后臺管理的能力。
圖表2: 餐飲行業發展驅動因素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第三,從餐飲行業的競爭格局來看,火鍋成為最火品類,市場歡迎度持續較高
中國餐飲服務市場由三個分部組成,即中式餐飲、西式餐飲及其他餐飲。中式餐飲是最大組成部分,2017年市場份額為80.5%。中式餐飲總收入由2013年的2.18萬億增至2017年的3.19萬億元;預期2022年將達到4.89萬億元。 海底撈招股說明書顯示,火鍋是中式餐飲中最大的品類,占據13.7%,復合增速高達11.6%。四川菜以及中式快餐的規模占比分別達到12.4%和12.2%,僅次于火鍋。綜合來看,川渝地區的風味菜系合計占比超25%,這與川菜系的麻辣、咸鮮口味密切相關。中國烹飪協會的數據顯示,菜品味道受歡迎程度排行中,咸鮮和麻辣分別以23.4%和17.2%的歡迎程度位居第一、第二位。
圖表3:中式餐飲各業態比重(單位:%)
資料來源:海底撈招股書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感謝您的提問,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